《周颂·烈文》探究
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周颂·烈文》主旨及其作者考辨 | 第13-20页 |
1.1 《周颂·烈文》主旨考释 | 第13-17页 |
1.2 《周颂·烈文》作者考论 | 第17-20页 |
第二章 《周颂·烈文》诗歌内容讨论 | 第20-25页 |
2.1 “主体多人说” | 第20-21页 |
2.2 “主体一人说” | 第21-25页 |
2.2.1 君敕臣之说 | 第21-22页 |
2.2.2 王誉臣进而劝勉敕戒说 | 第22-23页 |
2.2.3 王者归功臣下说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周颂·烈文》所反映的周人精神 | 第25-46页 |
3.1 “烈文”节所反映的周人精神 | 第25-35页 |
3.1.1 “烈文”节考释 | 第25-34页 |
3.1.2 “烈文”节所反映出的祖先崇拜意识 | 第34-35页 |
3.2 “无封”节思想所反映的周人精神 | 第35-42页 |
3.2.1 “无封”节考释 | 第35-40页 |
3.2.2 “无封”节所反映的周人忧患意识 | 第40-42页 |
3.3 “无竞”节所反映的周人精神 | 第42-46页 |
3.3.1 “无竞”节考释 | 第42-44页 |
3.3.2 “无竞”节所反映的周人尚德精神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5-56页 |
承诺书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