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表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28页 |
1 前言 | 第12-13页 |
2 mTORC1信号 | 第13-15页 |
2.1 mTORC1的组成 | 第13-14页 |
2.2 mTORC1信号的调节 | 第14-15页 |
2.2.1 Rheb | 第14-15页 |
2.2.2 Rag GTPases | 第15页 |
3 氨基酸信号对mTORC1 的活性调节 | 第15-22页 |
3.1 参与mTORC1 活性调节的氨基酸种类 | 第15-16页 |
3.2 氨基酸调节mTORC1 活性的机制 | 第16-22页 |
3.2.1 氨基酸进入细胞内后直接发挥调节作用 | 第16-19页 |
3.2.2 氨基酸进入细胞内后间接发挥调节作用 | 第19-21页 |
3.2.3 氨基酸通过膜上受体发挥调节作用 | 第21-22页 |
4 G蛋白偶联受体T1R1/T1R3 与m TOR信号调节 | 第22-24页 |
4.1 T1Rs的分类与功能 | 第22页 |
4.2 Ca~(2+)与mTORC1 信号 | 第22-23页 |
4.3 T1R1/T1R3 参与mTORC1 活性调节的机制 | 第23-24页 |
5 T1R1/T1R3 通过G蛋白传递氨基酸信号 | 第24-26页 |
6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目的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参与m TOR信号调节的G蛋白鉴定 | 第28-42页 |
1 前言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1 细菌和细胞材料 | 第29页 |
2.1.2 质粒和载体 | 第29页 |
2.1.3 主要仪器、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36页 |
2.2.1 RNA提取、反转录和Realtime PCR分析 | 第30-34页 |
2.2.2 质粒转化 | 第34-35页 |
2.2.3 细胞复苏与培养 | 第35页 |
2.2.4 细胞转染 | 第35页 |
2.2.5 细胞总蛋白抽提及Western-blot检测 | 第35页 |
2.2.6 统计方法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3.1 质粒测序 | 第36页 |
3.2 C2C12 细胞、HEK-293 细胞和猪骨骼肌中G蛋白m RNA表达定量分析 | 第36-37页 |
3.3 C2C12 细胞中Gi2 或Gq突变激活对mTORC1 信号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 C2C12 细胞中Gi2 突变激活和Ca~(2+)螯合剂BAPTA-AM处理对mTORC1 信号的影响 | 第38页 |
3.5 HEK-293 细胞中Gi2 或Gq突变激活对mTORC1 信号的影响 | 第38-39页 |
3.6 HEK-293 细胞中Gi2 突变激活和Ca~(2+)螯合剂BAPTA-AM处理对mTORC1信号的影响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部分 猪源T1R1/T1R3 感应氨基酸筛选 | 第42-53页 |
1 前言 | 第42-43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3-4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43-44页 |
2.1.1 试验动物 | 第43页 |
2.1.2 主要试剂和试剂盒 | 第43页 |
2.1.3 试剂配制 | 第43-44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4-48页 |
2.2.1 猪不同组织的样品采取 | 第44页 |
2.2.2 总RNA的提取、纯化和反转录 | 第44-45页 |
2.2.3 T1R1 和T1R3 基因的表达鉴定 | 第45-46页 |
2.2.4 T1R1、T1R3 基因的克隆和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46页 |
2.2.5 ERK双荧光报告质粒筛选猪源T1R1/T1R3 感应氨基酸 | 第46-47页 |
2.2.6 不同浓度丝氨酸处理对mTOR信号的影响 | 第47页 |
2.2.7 细胞总蛋白抽提及Western-blot检测 | 第47页 |
2.2.8 统计方法 | 第47-4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8-51页 |
3.1 猪不同组织T1R1 和T1R3 的表达鉴定 | 第48-49页 |
3.2 猪源T1R1/T1R3 过表达质粒构建 | 第49页 |
3.3 HEK-293 细胞中猪源T1R1/T1R3 感应氨基酸筛选 | 第49-50页 |
3.4 不同浓度丝氨酸处理对m TOR信号的影响 | 第50-51页 |
4 讨论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2 创新点 | 第53页 |
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