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外科手术学论文--麻醉学论文

不同孕酮水平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研究第11-19页
    第一节 麻醉肌松监测的重要性第11页
    第二节 麻醉肌松监测的手段第11-12页
    第三节 麻醉肌松监测四种客观监测方法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12-14页
        一、肌机械描记法(MMG)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13页
        二、肌电描记法(EMG)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13页
        三、肌加速度描记法(AMG)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13页
        四、肌音描记法(PMG)的工作原理及应用第13-14页
    第四节 神经电刺激模式及其作用第14-15页
        一、单次刺激第14页
        二、四个成串刺激第14页
        三、强直刺激第14页
        四、强直刺激后计数第14页
        五、双短强直刺激第14-15页
    第五节 影响非去极化肌松药神经阻滞效应的因素第15-18页
        一、与吸入麻醉药的相互作用第15页
        二、与抗生素相互作用第15-16页
        三、温度第16页
        四、与镁和钙的相互作用第16-17页
        五、与局麻药的相互作用第17页
        六、与抗癫痫药的相互作用第17页
        七、与机体pH值的相互作用第17页
        八、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第17页
        九、年龄第17页
        十、性别第17-18页
        十一、特殊人群第18页
    第六节 孕激素的月经周期性变化第18-19页
第二章 临床研究第19-24页
    第一节 病例资料第19页
        一、病例来源第19页
        二、病例纳入标准第19页
        三、病例排除标准第19页
        四、病例剔除标准第19页
        五、病例分组第19页
    第二节 麻醉药品和仪器第19-20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步骤第20-21页
        一、术前准备第20页
        二、安置TOF-Watch加速度肌松监测仪第20页
        三、靶控输注下全麻诱导插管第20页
        四、数据采集第20-21页
        五、并发症处理第21页
        六、统计学方法第21页
        七、样本量估算方法第21页
    第四节 研究结果第21-24页
        一、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第21页
        二、两组患者年龄、BMI比较第21-22页
        三、两组患者孕酮值比较第22页
        四、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第22页
        五、不同孕酮水平对腹腔镜手术患者罗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第22-24页
第三章 讨论第24-28页
    一、研究目的第24页
    二、理论依据第24页
    三、病例选择第24-25页
    四、麻醉方式的选择第25页
    五、试验设计方法第25-26页
    六、结果分析第26-27页
    七、存在不足及未来展望第27-28页
结语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2页
附录第32-39页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39-40页
致谢第40-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壳聚糖蜂胶PR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兔创面愈合的影响
下一篇:Mfn2在灯盏花素抗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