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魏明伦与“曹禺戏剧文学奖” | 第12-14页 |
1.1 “曹禺戏剧文学奖”的前世今生 | 第12页 |
1.2 魏明伦的“曹禺戏剧文学奖”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关汉卿、魏明伦剧作之思想源泉:人文精神 | 第14-18页 |
2.1 关汉卿:有心问鼎,无力回天 | 第14-15页 |
2.2 魏明伦:以苦为乐,苦戏成吟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关汉卿、魏明伦作品之母题选择 | 第18-27页 |
3.1 人道主义的心灵救赎 | 第18-19页 |
3.1.1 关汉卿:异化的内心呼喊 | 第18-19页 |
3.1.2 魏明伦:真实人性的召唤 | 第19页 |
3.2 荒诞不羁的情感释放 | 第19-21页 |
3.2.1 关汉卿:匪夷所思,投其所好 | 第20页 |
3.2.2 魏明伦:肩负责任,心系改革 | 第20-21页 |
3.3 沁人心脾的浪漫情怀 | 第21-23页 |
3.3.1 关汉卿:一切鬼语皆人语 | 第22页 |
3.3.2 魏明伦:颂其美德,揭其弊病 | 第22-23页 |
3.4 跃然纸上的中国性格 | 第23-27页 |
3.4.1 关汉卿:响当当的铜豌豆 | 第24-25页 |
3.4.2 魏明伦:桀骜不驯的巴蜀风骨 | 第25-27页 |
第四章 关汉卿、魏明伦作品之人物管窥 | 第27-34页 |
4.1 文人的终极关怀 | 第27-29页 |
4.1.1 关汉卿:科举和仕途的期待 | 第27-28页 |
4.1.2 魏明伦:还原历史的真实 | 第28-29页 |
4.2 艺人的悲喜人生 | 第29-31页 |
4.2.1 关汉卿:他人与自我的双重救赎 | 第29-30页 |
4.2.2 魏明伦:毁灭性的崇高 | 第30-31页 |
4.3 女性的情感慰藉 | 第31-34页 |
4.3.1 关汉卿:同是天涯沦落人 | 第31-32页 |
4.3.2 魏明伦:女权主义的现实化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关汉卿、魏明伦作品之艺术特色观浅 | 第34-46页 |
5.1 悲喜交加发浮世危言:关汉卿、魏明伦剧作的悲剧喜剧特色 | 第34-38页 |
5.1.1 关汉卿、魏明伦剧作的悲剧特色:时代造就个人悲剧 | 第34-36页 |
5.1.2 关汉卿、魏明伦剧作的喜剧特色:嬉笑怒骂皆智慧 | 第36-37页 |
5.1.3 悲喜交集,寓苦于笑 | 第37-38页 |
5.2 戴着枷锁跳舞:关汉卿、魏明伦作品的间离效果 | 第38页 |
5.3 时代的弄潮儿:关汉卿、魏明伦剧作的革新精神 | 第38-46页 |
5.3.1 珠玑语唾自然流:语言特色别具一格 | 第39-43页 |
5.3.2 文本价值与场上之曲:文学性与剧场性兼备 | 第43-44页 |
5.3.3 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雅俗共赏的创作旨趣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0-51页 |
承诺书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