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概述 | 第9-10页 |
1.2 转换层的概念和形式 | 第10-14页 |
1.2.1 转换层的概念 | 第10-11页 |
1.2.2 转换层的形式 | 第11-14页 |
1.3 国内外框支剪力墙结构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第2章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与分析方法 | 第17-24页 |
2.1 结构抗震设计原理 | 第17-18页 |
2.1.1 结构抗震概念设计 | 第17-18页 |
2.1.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 第18页 |
2.2 结构线弹性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18-23页 |
2.2.1 结构的运动方程 | 第19-21页 |
2.2.2 结构地震作用分析计算方法 | 第21-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带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反应谱分析 | 第24-55页 |
3.1 工程结构概况 | 第24-28页 |
3.2 刚弹性楼板假定对结构抗震特性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 等效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特性的影响 | 第29-41页 |
3.3.1 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29-37页 |
3.3.2 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对结构侧移影响 | 第37-40页 |
3.3.3 等效侧向刚度比变化对结构地震作用的影响 | 第40-41页 |
3.4 转换层布置位置对结构抗震特性的影响 | 第41-54页 |
3.4.1 转换层布置位置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 第41-47页 |
3.4.2 转换层布置位置对结构侧移的影响 | 第47-51页 |
3.4.3 转换层布置位置对内力分配的影响 | 第51-5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带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弹性时程分析 | 第55-66页 |
4.1 弹性时程分析概述 | 第55-59页 |
4.1.1 时程分析法适用范围 | 第55页 |
4.1.2 结构的计算模型 | 第55-56页 |
4.1.3 选用地震波原则 | 第56-59页 |
4.2 带转换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第59-65页 |
4.2.1 楼层顶点位移的时程分析 | 第59-62页 |
4.2.2 结构基底剪力时程分析 | 第62-65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