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化工机械与仪器、设备论文--化工过程用机械与设备论文--物质分离机械论文

碳化硅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25页
    1.1 概述第13-14页
    1.2 碳化硅第14-16页
        1.2.1 碳化硅的晶体结构第14-15页
        1.2.2 碳化硅的性能第15-16页
    1.3 中空纤维陶瓷膜第16-22页
        1.3.1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结构特点与性能第17-18页
        1.3.2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制备方法第18-20页
        1.3.3 中空纤维陶瓷膜的应用第20-21页
        1.3.4 碳化硅中空纤维膜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意义第22-25页
        1.4.1 研究内容第22-23页
        1.4.2 研究意义第23-25页
第2章 研究思路第25-29页
    2.1 多孔陶瓷的孔隙形成机理第25-26页
        2.1.1 前驱体燃尽法第25页
        2.1.2 骨料颗粒堆积法第25-26页
    2.2 等大球最紧密堆积第26页
    2.3 球形碳化硅的研究方法第26-29页
第3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第29-41页
    3.1 实验原料及相关参数第29-33页
        3.1.1 石油焦第29-30页
        3.1.2 硅粉第30-31页
        3.1.3 碳化硅第31-33页
        3.1.4 其他第33页
    3.2 实验设备第33-34页
    3.3 实验过程第34-36页
        3.3.1 模板法化学合成制备碳化硅第34-35页
        3.3.2 碳化硅粉体的整形第35页
        3.3.3 碳化硅中空纤维膜的制备第35-36页
    3.4 性能测试及结构表征第36-41页
        3.4.1 粒径大小及分布第36页
        3.4.2 圆度第36-37页
        3.4.3 孔径大小及分布第37页
        3.4.4 机械强度第37-38页
        3.4.5 孔隙率第38页
        3.4.6 氮气通量第38页
        3.4.7 热分析第38-39页
        3.4.8 X-射线衍射(XRD)第39页
        3.4.9 显微结构(SEM)第39页
        3.4.10 超景深三维显微照片第39-41页
第4章 模板法化学合成制备碳化硅的研究第41-51页
    4.1 石油焦的粉碎分级第41-42页
    4.2 烧结温度对碳化硅性能结构的影响第42-47页
        4.2.1 对晶相结构的影响第42-43页
        4.2.2 对颗粒形貌、粒径大小及圆度的影响第43-47页
    4.3 钛掺杂对碳化硅性能结构的影响第47-49页
        4.3.1 对晶相结构的影响第47-48页
        4.3.2 对颗粒形貌的影响第48-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碳化硅粉体的整形及其再结晶机理研究第51-67页
    5.1 碳化硅粉体的机械球磨整形第51-55页
        5.1.1 对颗粒形貌与圆度的影响第51-53页
        5.1.2 对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第53-55页
    5.2 碳化硅粉体的高温热处理整形第55-64页
        5.2.1 热处理温度对碳化硅粉体颗粒形貌与圆度的影响第55-58页
        5.2.2 热处理温度对碳化硅粉体粒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第58-61页
        5.2.3 碳化硅再结晶动力学机制第61-64页
    5.3 本章小结第64-67页
第6章 挤出成型制备碳化硅中空纤维膜的研究第67-79页
    6.1 烧结温度对碳化硅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第67-73页
        6.1.1 对显微结构的影响第67-69页
        6.1.2 热分解过程第69页
        6.1.3 对晶相结构的影响第69-70页
        6.1.4 对孔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第70-71页
        6.1.5 对机械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第71-72页
        6.1.6 对氮气通量的影响第72-73页
    6.2 碳化硅种类对碳化硅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第73-77页
        6.2.1 对显微结构的影响第73-74页
        6.2.2 对孔径大小及分布的影响第74-75页
        6.2.3 对机械强度和孔隙率的影响第75-76页
        6.2.4 对氮气通量的影响第76-77页
    6.3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79-81页
    7.1 结论第79-80页
    7.2 展望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9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纳米酶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下一篇:警用专网中的DoS攻击检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