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电容器论文

碳纳米材料基全固态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设计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35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机理第15-19页
        1.2.1 电化学储能概述第15-16页
        1.2.2 双电层储能第16-18页
        1.2.3 赝电容储能第18-19页
    1.3 基于碳材料的超级电容器电极第19-25页
        1.3.1 活性炭电极第20-21页
        1.3.2 碳纳米管电极第21-23页
        1.3.3 石墨烯电极第23-25页
    1.4 功能化超级电容器第25-30页
        1.4.1 柔性超级电容器第25-26页
        1.4.2 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第26-28页
        1.4.3 透明超级电容器第28-29页
        1.4.4 线形超级电容器第29-30页
    1.5 碳纳米管材料第30-33页
        1.5.1 碳纳米管材料概述第30-31页
        1.5.2 碳纳米管纤维第31-32页
        1.5.3 碳纳米管薄膜第32-33页
    1.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材料与实验方法第35-46页
    2.1 实验材料及实验设备第35-38页
        2.1.1 实验材料第35-37页
        2.1.2 实验设备第37-38页
    2.2 实验方法第38-40页
        2.2.1 基底材料的制备第38页
        2.2.2 凝胶电解质的制备第38-39页
        2.2.3 电极的改性处理第39-40页
    2.3 分析表征方法第40-42页
        2.3.1 循环拉伸测试第40页
        2.3.2 电阻测试第40页
        2.3.3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0-41页
        2.3.4 材料表面形貌表征第41-42页
        2.3.5 材料组成和结构分析第42页
    2.4 数据分析处理第42-46页
        2.4.1 比电容的计算第42-44页
        2.4.2 比能量密度的计算第44-45页
        2.4.3 比功率密度的计算第45-46页
第3章 单向可拉伸薄膜状导体及超级电容器第46-73页
    3.1 前言第46-47页
    3.2 碳纳米管纤维的表征第47-48页
    3.3 褶皱碳纳米管纤维第48-58页
        3.3.1 碳纳米管褶皱结构的形成第48-49页
        3.3.2 阵列碳纳米管纤维的褶皱行为第49-52页
        3.3.3 褶皱的阵列碳纳米管纤维的导电性第52-54页
        3.3.4 气凝胶碳纳米管纤维的褶皱行为第54-56页
        3.3.5 褶皱的气凝胶碳纳米管纤维的导电性第56-58页
    3.4 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拉伸导体第58-63页
        3.4.1 可拉伸导体的制备第58-59页
        3.4.2 基于阵列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拉伸导体第59-60页
        3.4.3 基于阵列碳纳米管纤维可拉伸导体的导电性第60-61页
        3.4.4 基于气凝胶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拉伸导体第61-62页
        3.4.5 基于气凝胶碳纳米管纤维可拉伸导体的导电性第62-63页
    3.5 基于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第63-71页
        3.5.1 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制备第63-64页
        3.5.2 基于阵列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64-65页
        3.5.3 基于阵列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机械拉伸耐久性第65-67页
        3.5.4 基于气凝胶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67-69页
        3.5.5 基于气凝胶碳纳米管纤维的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机械拉伸耐久性第69-71页
    3.6 本章小结第71-73页
第4章 多向可拉伸薄膜状超级电容器第73-96页
    4.1 前言第73-74页
    4.2 碳纳米管薄膜的表征第74-76页
    4.3 基于碳纳米管薄膜的多向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第76-88页
        4.3.1 多向可拉伸电极的制备第76-77页
        4.3.2 多向可拉伸电极的形貌表征第77-82页
        4.3.3 多向可拉伸电极的导电性第82-84页
        4.3.4 多向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84-88页
    4.4 基于改性电极的多向可拉伸超级电容第88-94页
        4.4.1 褶皱碳纳米管薄膜电极的改性第88-89页
        4.4.2 改性电极的表面形貌第89-90页
        4.4.3 改性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第90-92页
        4.4.4 改性的多向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92-94页
    4.5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5章 线形高性能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第96-115页
    5.1 前言第96-97页
    5.2 可拉伸皮芯结构线形超级电容器的制备第97-98页
    5.3 CNT@MNO_2电极第98-104页
        5.3.1 CNT纤维的表征第98-100页
        5.3.2 CNT@MnO_2复合纤维的制备第100-101页
        5.3.3 CNT@MnO_2复合纤维的表征第101-104页
    5.4 CNT@PPY电极第104-106页
        5.4.1 CNT@PPy复合薄膜的制备第104-105页
        5.4.2 CNT@PPy复合薄膜的表征第105-106页
    5.5 线形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第106-113页
        5.5.1 超级电容器的电荷平衡第106-108页
        5.5.2 直线形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108-110页
        5.5.3 螺旋形非对称可拉伸超级电容器的电化学性能第110-113页
    5.6 本章小结第113-115页
结论第115-116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16页
展望第116-117页
参考文献第117-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30-133页
致谢第133-134页
个人简历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与主题模型的问句相似度计算
下一篇:生物图像电镜仿真及三维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