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前言 | 第11-13页 |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3-23页 |
| 第一章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的研究 | 第13-19页 |
| 1.1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农艺性状变化的研究 | 第13-14页 |
| 1.2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光合特性变化的研究 | 第14-15页 |
| 1.3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生理特性变化的研究 | 第15-16页 |
| 1.4 不同年代育成大豆品种根系性状变化的研究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组分的研究 | 第19-23页 |
| 2.1 根系伤流液的研究 | 第19页 |
| 2.2 根系伤流液中矿质元素的研究 | 第19-21页 |
| 2.3 根系伤流液中内源激素的研究 | 第21-23页 |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3-118页 |
| 第一章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组分含量的变化 | 第23-49页 |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24-25页 |
| 1.2 结果 | 第25-44页 |
| 1.3 讨论 | 第44-47页 |
| 1.4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二章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组分含量与植株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关系 | 第49-87页 |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50页 |
| 2.2 结果 | 第50-82页 |
| 2.3 讨论 | 第82-85页 |
| 2.4 小结 | 第85-87页 |
| 第三章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组分含量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关系 | 第87-103页 |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87-88页 |
| 3.2 结果 | 第88-100页 |
| 3.3 讨论 | 第100-101页 |
| 3.4 小结 | 第101-103页 |
| 第四章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伤流液组分含量与根系活力的关系 | 第103-118页 |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103-104页 |
| 4.2 结果 | 第104-115页 |
| 4.3 讨论 | 第115-116页 |
| 4.4 小结 | 第116-118页 |
| 结论 | 第118-12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0-132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2-133页 |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