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寨隧道软弱围岩段特征及施工方案比选研究
|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2.1 软岩特征 | 第11页 |
| 1.2.2 软岩隧道施工方案 | 第11-14页 |
| 1.3 论文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4-15页 |
| 1.3.1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页 |
| 1.4 论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 第二章 小寨隧道工程地质条件 | 第18-28页 |
| 2.1 地形地貌 | 第19页 |
| 2.2 地层岩性 | 第19-22页 |
| 2.3 地质构造 | 第22-24页 |
| 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25页 |
| 2.5 不良地质 | 第25-26页 |
| 2.6 地震参数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小寨隧道软弱围岩段特征 | 第28-31页 |
| 3.1 软弱围岩的定义 | 第28页 |
| 3.2 软弱围岩的组成部分 | 第28-29页 |
| 3.3 软弱围岩结构构造 | 第29页 |
| 3.4 小寨隧道软弱围岩段特征 | 第29-30页 |
| 3.4.1 工程特性 | 第29-30页 |
| 3.4.2 力学性质和水理性质 | 第30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四章 小寨隧道软弱围岩段施工方案比选分析 | 第31-57页 |
| 4.1 小寨隧道软岩段备选施工方案分析 | 第31-42页 |
| 4.1.1 方案一:三台阶七步法 | 第31-33页 |
| 4.1.2 方案二:中隔壁法(CD法) | 第33-36页 |
| 4.1.3 方案三: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 第36-39页 |
| 4.1.4 方案四:双侧壁导坑法 | 第39-42页 |
| 4.2 施工方案比选原则 | 第42-43页 |
| 4.3 四种备选方案的比较分析 | 第43-56页 |
| 4.3.1 施工安全 | 第43-44页 |
| 4.3.2 施工质量 | 第44页 |
| 4.3.3 施工费用 | 第44-55页 |
| 4.3.4 施工技术难易程度 | 第55页 |
| 4.3.5 施工进度 | 第55-56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方案比选 | 第57-66页 |
| 5.1 层次分析法介绍 | 第57-65页 |
| 5.1.1 构造层次分析结构 | 第57-58页 |
| 5.1.2 建立判断分析矩阵 | 第58-61页 |
| 5.1.3 判断分析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第61-63页 |
| 5.1.4 层次单排序 | 第63-64页 |
| 5.1.5 层次总排序 | 第64-65页 |
| 5.1.6 决策 | 第65页 |
| 5.2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66-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