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呼吸系肿瘤论文--肺肿瘤论文

联合应用临床指标和分子标记物指导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放疗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缩略语/符号说明第13-14页
前言第14-17页
    研究现状、成果第14-16页
    研究目的、方法第16-17页
一、联合利用淋巴链阳性率和淋巴结阳性率指导pIIIa-N2期NSCLC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第17-29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17-19页
        1.1.1 一般资料第17页
        1.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第17页
        1.1.3 治疗方法及分期依据第17-18页
        1.1.4 淋巴结阳性率及淋巴链阳性率的定义第18页
        1.1.5 观测终点及统计学方法第18-19页
    1.2 结果第19-23页
        1.2.1 随访第19页
        1.2.2 治疗方法第19-21页
        1.2.3 生存分析及指标的价值第21-23页
        1.2.4 术后化放疗在不同亚组中的价值第23页
    1.3 讨论第23-26页
    1.4 小结第26-29页
二、应用倾向评分法配对分析pN1区和pN2区淋巴结转移对pIIIa-N2期NSCLC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指导作用第29-39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29-31页
        2.1.1 一般资料第29页
        2.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第29页
        2.1.3 治疗方法第29-30页
        2.1.4 分期与分组第30页
        2.1.5 观测终点及统计学方法第30-31页
    2.2 结果第31-35页
        2.2.1 随访第31-32页
        2.2.2 治疗方法第32-33页
        2.2.3 生存分析及指标的价值第33-35页
        2.2.4 术后化放疗在不同亚组中的价值第35页
    2.3 讨论第35-38页
    2.4 小结第38-39页
三、pIIIa-N2期NSCLC远处转移相关指标的初步筛选第39-58页
    3.1 对象和方法第39-43页
        3.1.1 一般资料第39页
        3.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第39页
        3.1.3 治疗方法第39-40页
        3.1.4 分期与分组第40页
        3.1.5 仪器设备和药品第40页
        3.1.6 RNA提取和保存第40-41页
        3.1.7 应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技术进行基因检测第41-42页
        3.1.8 随访及分析方法第42-43页
    3.2 结果第43-51页
        3.2.1 随访及病例信息第43-49页
        3.2.2 全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结果第49-51页
    3.3 讨论第51-57页
    3.4 小结第57-58页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9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9-70页
综述 影响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放疗的转移相关分子标记物的作用机制第70-89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79-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部分椎弓根入路经皮内镜治疗高度向下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下一篇:通心络改善缺氧引起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