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胡杨Na~+/H~+反向转运体PeMX3转化拟南芥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缩略词表第8-9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5页
    1.1 植物Na~+/H~+反向转运体的概况第9-13页
        1.1.1 Na~+/H~+反向转运体的生理功能第9页
        1.1.2 拟南芥Na~+/H~+反向转运体在细胞中的分布第9-10页
        1.1.3 AtNHX1第10-11页
        1.1.4 SOS系统第11-13页
    1.2 胡杨PeNHXs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28页
    2.1 实验材料第15页
    2.2 试剂第15-16页
    2.3 实验器材第16页
    2.4 引物第16页
    2.5 基因克隆第16-23页
        2.5.1 PCR扩增第16-17页
        2.5.2 扩增产物回收第17-18页
        2.5.3 基因和载体酶切第18页
        2.5.4 载体与目的基因连接第18-19页
        2.5.5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第19-20页
        2.5.6 阳性单克隆的检测第20-21页
        2.5.7 提取质粒第21页
        2.5.8 酶切验证第21页
        2.5.9 测序分析第21-22页
        2.5.10 农杆菌转化第22-23页
    2.6 Protocol烟草瞬时表达体系的建立第23-24页
        2.6.1 菌液配制与烟草注射第23页
        2.6.2 烟草叶片下表皮细胞在Confocal下的荧光观察第23-24页
    2.7 转基因植株的制备第24-25页
        2.7.1 携带目的载体的农杆菌侵染拟南芥,得到T1代植株第24页
        2.7.2 T1代转基因植株的筛选第24-25页
        2.7.3 转基因植株T2代筛选第25页
        2.7.4 转基因植株纯合体筛选第25页
        2.7.5 PeNHX3转基因植株荧光观察第25页
    2.8 NaCl、LiCl和Mannitol处理PeNHX3转基因植株第25-28页
        2.8.1 NaCl处理PeNHX3转基因植株第25-27页
        2.8.2 LiCl处理PeNHX3转基因植株第27页
        2.8.3 甘露醇处理PeNHX3转基因植株第27-28页
第三章 实验结果第28-47页
    3.1 PeNHX3的基因克隆第28-29页
    3.2 PeNHX3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29-30页
    3.3 用PeNHX3基因转化拟南芥第30-34页
        3.3.1 筛选Atnhx1突变体纯合体第30页
        3.3.2 将PeNHX3基因转入Atsos1、Atnhx1突变体和拟南芥Co1-0第30-33页
        3.3.3 T3代转基因植株的纯合体筛选第33-34页
    3.4 PeNHX3转基因植株荧光表达观察第34页
    3.5 PeNHX3转基因植株的生长表型分析第34-41页
        3.5.1 PeNHX3转基因植株耐盐性分析第34-38页
        3.5.2 PeNHX3转基因植株耐渗透胁迫能力分析第38-39页
        3.5.3 PeNHX3转基因植株耐LiCl胁迫的分析第39-41页
    3.6 PeNHX3耐Li胁迫的机理分析第41-47页
        3.6.1 AtNHX1-PeNHX3-C399和AtNHX1-PeNHX3-C537的基因克隆第41-44页
        3.6.2 将AtNHX1-PeNHX3-C399和AtNHX1-PeNHX3-C537基因转入拟南芥Col-0和Atnhx1突变体第44-47页
第四章 讨论第47-49页
    4.1 胡杨PeNHX3可以提高拟南芥的耐盐胁迫能力第47页
    4.2 胡杨PeNHX3提高拟南芥的耐渗透胁迫能力第47-48页
    4.3 胡杨PeNHX3可以提高拟南芥的耐Li~+胁迫能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非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155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气候态变化对气候检测、评估和监测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