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动物学论文--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论文

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巢域面积变化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2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页
    1.3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4 研究思路:第11-12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9页
    2.1 高原鼢鼠的研究现状第12页
    2.2 无线电追踪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2.2.1 无线电追踪技术的研究对象第12页
        2.2.2 无线电追踪技术的研究方法第12-13页
    2.3 地下啮齿动物活动节律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2.4 地下啮齿动物巢域面积及巢域重叠的研究进展第14-17页
        2.4.1 地下啮齿动物巢域面积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2.4.2 地下啮齿动物巢域重叠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2.4.3 地下啮齿动物巢域利用的研究进展第16-17页
    2.5 小结第17-19页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第19-27页
    3.1 研究区概况第19页
    3.2 无线电追踪技术在高原鼢鼠研究中的适宜性应用第19-21页
        3.2.1 试验材料第19-21页
        3.2.2 试验方法第21页
    3.3 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21-23页
        3.3.1 试验设计第21-22页
        3.3.2 土壤温度监测第22页
        3.3.3 活动模式计算第22-23页
    3.4 高原鼢鼠暖季巢域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23-24页
        3.4.1 试验设计第23页
        3.4.2 高原鼢鼠推土造丘能力第23页
        3.4.3 生物量的测定第23-24页
        3.4.4 植物群落组成第24页
        3.4.5 数据分析第24页
    3.5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第24-27页
        3.5.1 试验设计第24-25页
        3.5.2 红外相机的布置第25页
        3.5.3 夜像仪第25页
        3.5.4 出地面洞口的确认并布设红外相机第25-26页
        3.5.5 数据的获取第26页
        3.5.6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6-27页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第27-39页
    4.1 无线电追踪技术在高原鼢鼠研究中的适宜性应用第27-28页
        4.1.1 无损伤活捕结果第27页
        4.1.2 麻醉时间及麻醉剂用量的测试第27页
        4.1.3 无线电发射器佩戴方式比较第27-28页
    4.2 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28-32页
        4.2.1 高原鼢鼠活动节律及土壤温度的月际变化第28-30页
        4.2.2 高原鼢鼠活动模式第30-32页
        4.2.3 高原鼢鼠活动节律与土壤温度变化的相关性第32页
    4.3 高原鼢鼠暖季巢域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32-35页
        4.3.1 高原鼢鼠巢域面积的变化第32-33页
        4.3.2 高原鼢鼠巢域面积的重叠第33页
        4.3.3 高原鼢鼠推土造丘的能力第33-34页
        4.3.4 草地植物生物量的月际变化第34-35页
        4.3.5 高原鼢鼠巢域面积变化与植物生物量的相关性第35页
    4.4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第35-39页
        4.4.1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的频次分布第35-36页
        4.4.2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时间分布第36-37页
        4.4.3 影响高原鼢鼠地上活动的因素第37-39页
第五章 讨论第39-50页
    5.1 无线电追踪技术在高原鼢鼠研究中的适宜性应用第39-40页
        5.1.1 无损伤活捕技术第39页
        5.1.2 高原鼢鼠麻醉技术第39页
        5.1.3 发射器的材质及佩戴方式第39-40页
        5.1.4 发射器佩戴时间第40页
    5.2 高原鼢鼠暖季活动节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40-43页
        5.2.1 高原鼢鼠暖季的活动节律第40-41页
        5.2.2 高原鼢鼠活动强度指数第41-43页
        5.2.3 洞道温度对高原鼢鼠活动的影响第43页
    5.3 高原鼢鼠暖季巢域面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43-47页
        5.3.1 高原鼢鼠雌雄个体的巢域面积变化第44-45页
        5.3.2 高原鼢鼠雌雄个体的巢域重叠第45-46页
        5.3.3 高原鼢鼠雌雄个体的推土造丘能力第46-47页
    5.4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第47-50页
        5.4.1 高原鼢鼠地上活动的时间及频率第47-48页
        5.4.2 影响高原鼢鼠地上活动的因素第48-50页
第六章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8页
致谢第58-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导师简介第63-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糖异常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再发冠脉事件的研究
下一篇: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关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