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论文--电力系统的运行论文

电网运行效率评价方法与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0页
CONTENTS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0页
    1.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配电网评估的发展现状第12-13页
        1.2.2 配电网多目标优化问题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含DG的配电网优化问题研究现状第14页
        1.2.4 配电网潮流计算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5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潮流计算研究现状第15-16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6-17页
        1.3.1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第16页
        1.3.2 论文结构安排第16-17页
    1.4 变量与符号说明第17-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二章 潮流计算基础理论和粒子群优化算法第20-32页
    2.1 概述第20页
    2.2 配电网潮流计算第20-25页
        2.2.1 改进牛顿法第20-21页
        2.2.2 快速解耦法第21-22页
        2.2.3 Z_(bus)高斯法第22-23页
        2.2.4 直接解法第23页
        2.2.5 前推回代法第23-24页
        2.2.6 本文采用的计算方法第24-25页
    2.3 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潮流计算第25-28页
        2.3.1 含分布式电源的潮流分析方法第25-28页
    2.4 智能算法与优化模型第28-31页
        2.4.1 概述第28页
        2.4.2 粒子群算法第28-30页
        2.4.3 粒子群算法模型第30-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配电网运行效率指标第32-40页
    3.1 概述第32页
    3.2 建立配电网运行效率指标的方法第32-34页
        3.2.1 配电网运行效率评价指标选择第33页
        3.2.2 配电网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第33-34页
    3.3 配电网运行效率的评价指标第34-38页
        3.3.1 概述第34页
        3.3.2 电网损耗指标第34-35页
        3.3.3 电压指标第35-37页
        3.3.4 DG效率指标第37页
        3.3.5 供电能力指标第37-38页
    3.4 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四章 多种配电网的运行效率计算与分析第40-52页
    4.1 概述第40页
    4.2 单级电压供电时运行效率评价第40-43页
        4.2.1 概述第40页
        4.2.2 电网损耗指标的计算第40-41页
        4.2.3 电压指标的计算第41-42页
        4.2.4 供电能力指标的计算第42-43页
    4.3 多级电压联合供电时运行效率评价第43-46页
        4.3.1 概述第43-44页
        4.3.2 电网损耗指标的计算第44页
        4.3.3 电压指标的计算第44-45页
        4.3.4 供电能力指标的计算第45-46页
    4.4 富含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运行效率评价第46-51页
        4.4.1 概述第46-47页
        4.4.2 算例分析第47页
        4.4.3 电网损耗指标的计算第47-48页
        4.4.4 电压指标的计算第48-51页
        4.4.5 供电能力指标的计算第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运行效率优化方法第52-66页
    5.1 概述第52页
    5.2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运行效率单目标优化第52-61页
        5.2.1 网损指标优化第52-55页
        5.2.2 电压指标优化第55-59页
        5.2.3 DG效率指标优化第59-61页
    5.3 运行效率的多目标优化第61-65页
        5.3.1 网损与电压偏移的多目标优化第62-63页
        5.3.2 考虑网损、电压偏移、电压稳定的多目标优化第63页
        5.3.3 考虑网损、电压偏移、电压稳定、DG运行效率的多目标优化第63-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空间计量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及知识溢出效应研究—珠三角与长三角的比较
下一篇:大跨度张弦桁架结构连续倒塌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