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6页 |
1.1 烃重组装置原设计工艺原理 | 第8-9页 |
1.2 烃重组装置原设计工艺流程 | 第9-13页 |
1.2.1 抽提部分 | 第9-10页 |
1.2.2 水洗部分 | 第10页 |
1.2.3 溶剂再生部分 | 第10-11页 |
1.2.4 辅助部分 | 第11页 |
1.2.5 公用工程部分 | 第11-12页 |
1.2.6 烃重组装置原设计工艺流程图 | 第12-13页 |
1.3 烃重组装置原设计操作重点及关键 | 第13-14页 |
1.3.1 温度 | 第13页 |
1.3.2 溶剂比 | 第13页 |
1.3.3 HR溶剂含水量 | 第13页 |
1.3.4 压力 | 第13页 |
1.3.5 原料性质 | 第13-14页 |
1.4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抽提脱硫方案在烃重组装置的实际应用研究 | 第16-29页 |
2.1 抽提脱硫方案工艺原理 | 第16-18页 |
2.1.1 抽提脱硫方案主要工艺原理 | 第16页 |
2.1.2 抽提脱硫方案的主要特点 | 第16页 |
2.1.3 抽提脱硫方案主要目的产品 | 第16-17页 |
2.1.4 抽提脱硫方案辅助材料 | 第17-18页 |
2.1.5 抽提脱硫方案物料平衡 | 第18页 |
2.2 抽提脱硫方案工艺流程 | 第18-20页 |
2.2.1 抽提脱硫部分 | 第18-19页 |
2.2.2 抽余油水洗部分 | 第19页 |
2.2.3 溶剂净化再生部分 | 第19-20页 |
2.2.4 辅助部分 | 第20页 |
2.3 抽提脱硫方案与原设计比较主要工艺改造 | 第20-25页 |
2.3.1 抽提塔(C-101)改造 | 第21页 |
2.3.2 反萃取塔(C-102)改造 | 第21页 |
2.3.3 新增二次贫溶剂线 | 第21-24页 |
2.3.4 抽提脱硫方案工艺流程图 | 第24-25页 |
2.4 开工建立循环阶段 | 第25-27页 |
2.4.1 系统垫溶剂 | 第25页 |
2.4.2 系统垫水,建立水循环 | 第25页 |
2.4.3 系统收油,建立油循环 | 第25-26页 |
2.4.4 系统两塔溶剂循环升温 | 第26页 |
2.4.5 调整操作稳定产品质量 | 第26-27页 |
2.5 生产操作难点 | 第27-28页 |
2.5.1 四塔(抽提塔、反萃取塔、返洗塔、回收塔)的平衡控制 | 第27页 |
2.5.2 水洗效果的控制 | 第27-28页 |
2.6 产品质量情况 | 第28-29页 |
2.6.1 精制汽油产品质量 | 第28页 |
2.6.2 富硫油产品质量 | 第28-29页 |
2.6.3 循环溶剂质量 | 第29页 |
第三章 应用抽提脱硫方案出现的问题探讨 | 第29-44页 |
3.1 精制汽油胶质含量高、装置设备腐蚀严重 | 第29-41页 |
3.1.1 精制汽油胶质含量高及设备腐蚀现象 | 第29-30页 |
3.1.2 原因分析 | 第30-37页 |
3.1.3 解决措施 | 第37-39页 |
3.1.4 实施效果 | 第39-41页 |
3.2 精制汽油铜片腐蚀等级高 | 第41-44页 |
3.2.1 精制汽油铜片腐蚀等级高 | 第41-42页 |
3.2.2 原因分析 | 第42页 |
3.2.3 解决措施 | 第42-43页 |
3.2.4 实施效果 | 第43-44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