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符号说明 | 第9-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5页 |
1.1 仿真系统简介 | 第19页 |
1.2 化工过程模拟 | 第19-23页 |
1.2.1 国内外研究和发展 | 第20-21页 |
1.2.2 数学模型 | 第21-23页 |
1.2.3 模拟方法 | 第23页 |
1.3 化工计算机仿真培训系统 | 第23-27页 |
1.3.1 仿真培训系统新兴方向 | 第27页 |
1.4 煤制油净化工艺 | 第27-33页 |
1.4.1 CO变换技术概述 | 第28页 |
1.4.2 低温甲醇洗技术概述 | 第28-29页 |
1.4.3 CO变换工艺 | 第29-31页 |
1.4.4 低温甲醇洗工艺 | 第31-33页 |
1.5 本文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二章 净化装置动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35-55页 |
2.1 CO变换炉数学模型 | 第35-38页 |
2.2 低温甲醇洗吸收塔数学模型 | 第38-41页 |
2.3 管路网数学模型 | 第41-46页 |
2.4 换热器数学模型 | 第46-48页 |
2.5 离心泵数学模型 | 第48-49页 |
2.6 压缩机数学模型 | 第49-51页 |
2.7 复杂罐数学模型 | 第51-53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三章 仿真培训系统开发 | 第55-71页 |
3.1 系统结构和功能 | 第55-57页 |
3.2 软件开发内容及难点 | 第57-59页 |
3.3 硬件需求 | 第59页 |
3.4 仿真PI图 | 第59-60页 |
3.5 物料衡算 | 第60-61页 |
3.6 数学建模 | 第61-63页 |
3.7 仿真DCS | 第63-70页 |
3.7.1 点组态 | 第64-65页 |
3.7.2 通讯组态 | 第65页 |
3.7.3 流程图组态 | 第65-67页 |
3.7.4 标准画面组态 | 第67页 |
3.7.5 评分系统组态 | 第67-69页 |
3.7.6 事故组态 | 第69-70页 |
3.8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四章 仿真结果与讨论 | 第71-81页 |
4.1 仿真速度 | 第71页 |
4.2 稳态模拟结果 | 第71-74页 |
4.2.1 CO变换炉稳态模拟结果 | 第72页 |
4.2.2 汽提塔稳态模拟结果 | 第72-73页 |
4.2.3 洗氨塔稳态模拟结果 | 第73页 |
4.2.4 低温甲醇洗吸收塔稳态模拟结果 | 第73-74页 |
4.2.5 闪蒸塔稳态模拟结果 | 第74页 |
4.3 动态模拟结果 | 第74-79页 |
4.3.1 入口流量增大事故对变换炉温度的影响 | 第75-76页 |
4.3.2 停精洗甲醇事故对低温甲醇洗吸收塔温度的影响 | 第76-77页 |
4.3.3 停冷却水事故对换热器温度的影响 | 第77-78页 |
4.3.4 停汽提蒸汽事故对汽提塔温度的影响 | 第78-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5.1 结论 | 第81页 |
5.2 展望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附录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93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93-95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