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5页 |
1.1 荧光探针 | 第11页 |
1.2 荧光探针的设计原理 | 第11-13页 |
1.2.1 键合-信号输出法 | 第12页 |
1.2.2 置换法 | 第12页 |
1.2.3 化学计量法 | 第12-13页 |
1.3 荧光探针的响应机理 | 第13-15页 |
1.3.1 光诱导电子转移 | 第13-14页 |
1.3.2 分子内电荷转移 | 第14页 |
1.3.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 第14-15页 |
1.4 席夫碱 | 第15-16页 |
1.4.1 席夫碱的分类 | 第15-16页 |
1.4.2 席夫碱的应用 | 第16页 |
1.5 铝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6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22-25页 |
1.6.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22页 |
1.6.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2-23页 |
1.6.3 论文的创新性 | 第23-25页 |
第2章 基于希夫碱结构的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 第25-35页 |
2.1 引论 | 第25-26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26页 |
2.3 实验仪器 | 第26-27页 |
2.4 中间体的合成 | 第27-31页 |
2.4.1 N-乙基咔唑的制备 | 第27-28页 |
2.4.2 3-硝基-9-乙基咔唑的制备 | 第28页 |
2.4.3 3-氨基-9-乙基咔唑的制备 | 第28-29页 |
2.4.4 3,6-二硝基-9-乙基咔唑的制备 | 第29页 |
2.4.5 3,6-二氨基-9-乙基咔唑的制备 | 第29页 |
2.4.6 9-氯乙基咔唑的制备 | 第29-30页 |
2.4.7 3-甲酰基-9-氯乙基咔唑的制备 | 第30页 |
2.4.8 4-甲酰基三苯胺的制备 | 第30-31页 |
2.4.9 4,4-二甲酰基三苯胺的制备 | 第31页 |
2.5 希夫碱探针的合成 | 第31-33页 |
2.5.1 希夫碱探针1的合成 | 第31-32页 |
2.5.2 希夫碱探针2的合成 | 第32页 |
2.5.3 希夫碱探针3的合成 | 第32-33页 |
2.5.4 希夫碱探针4的合成 | 第33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3章 不同溶剂中荧光探针的光谱性质 | 第35-47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1.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35页 |
3.1.2 荧光发射光谱 | 第35页 |
3.1.3 荧光量子产率 | 第35-36页 |
3.2 探针1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 | 第36-39页 |
3.2.1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3.2.2 数据分析 | 第37-39页 |
3.3 探针2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 | 第39-41页 |
3.3.1 实验方法 | 第39-41页 |
3.4 探针3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 | 第41-43页 |
3.4.1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3.4.2 数据分析 | 第41-43页 |
3.5 探针4在不同溶剂中的光谱性质 | 第43-46页 |
3.5.1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3.5.2 数据分析 | 第44-4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希夫碱荧光探针对金属离子选择性的研究 | 第47-63页 |
4.1 希夫碱探针对金属离子进行检测方法 | 第48页 |
4.2 金属离子选择性研究 | 第48-55页 |
4.2.1 探针1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 第48-50页 |
4.2.2 探针2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 第50-52页 |
4.2.3 探针3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 第52-53页 |
4.2.4 探针4对金属离子的选择性研究 | 第53-55页 |
4.3 Al~(3+)离子灵敏度测试 | 第55-60页 |
4.3.1 加入不同体积的Al~(3+)对希夫碱探针1的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55-56页 |
4.3.2 加入不同体积的Al~(3+)对希夫碱探针2的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56-58页 |
4.3.3 加入不同体积的Al~(3+)对希夫碱探针3的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58-59页 |
4.3.4 加入不同体积的Al~(3+)对希夫碱探针4的光谱性质的研究 | 第59-60页 |
4.4 四种席夫碱探针的检测极限 | 第60-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5章 席夫碱探针对Al~(3+)的结合模式及其生物学应用 | 第63-73页 |
5.1 探针的JOB'PLOT工作曲线实验 | 第63-64页 |
5.1.1 实验方法 | 第63页 |
5.1.2 工作曲线测诫及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5.2 希夫碱探针与铝离子的结合常数 | 第64-65页 |
5.3 四种探针对Al~(3+)的结合模式的初步探究 | 第65-69页 |
5.3.1 探针1对Al~(3+)的结合模式的初步探究 | 第65-66页 |
5.3.2 探针2对Al~(3+)的结合模式的初步探究 | 第66-67页 |
5.3.3 探针3对Al~(3+)的结合模式的初步探究 | 第67-68页 |
5.3.4 探针4对Al~(3+)的结合模式的初步探究 | 第68-69页 |
5.4 四种希夫碱荧光探针的生物学应用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73页 |
6.2 论文的不足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附录 化合物的合成表征谱图 | 第83-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93-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