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工业经济理论论文--工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财务管理与经济核算论文

B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2 文献综述第15-17页
        1.2.1 国内文献综述第15-16页
        1.2.2 国外文献综述第16-17页
        1.2.3 国内外文献评述第17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3.2 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应收账款管理相关理论界定第19-25页
    2.1 应收账款管理的含义第19页
    2.2 应收账款形成原因第19-20页
        2.2.1 商业竞争第19-20页
        2.2.2 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第20页
    2.3 应收账款的影响第20-22页
        2.3.1 应收账款的积极影响第20-21页
        2.3.2 应收账款的消极影响第21-22页
    2.4 应收账款的分析方法第22-25页
        2.4.1 总额对比法第22页
        2.4.2 平均收账期法第22-23页
        2.4.3 账龄分析法第23-25页
第3章 B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第25-33页
    3.1 B公司基本情况简介第25页
    3.2 B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第25-31页
        3.2.1 B公司应收账款的现状第25-30页
        3.2.2 B公司与应收账款有关的交易对现金流量的影响第30-31页
    3.3 B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第31-33页
第4章 B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第33-41页
    4.1 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工作不到位第33-34页
        4.1.1 应收账款管理人员缺乏职业素养第33页
        4.1.2 过于重视利润而轻视应收账款的收回第33-34页
    4.2 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和信用管理机制不健全第34-35页
        4.2.1 缺乏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第34-35页
        4.2.2 没有制定完善的信用政策第35页
    4.3 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方面不成熟第35-37页
        4.3.1 内部监督机制比较薄弱第35-36页
        4.3.2 缺乏完善有效的内部激励机制第36页
        4.3.3 应收账款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第36-37页
    4.4 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第37-41页
        4.4.1 盲目赊销,风险防范意识缺乏第37-38页
        4.4.2 不重视建立应收账款预警系统第38页
        4.4.3 应收账款催收不力第38-41页
第5章 加强对B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建议第41-52页
    5.1 事前管理第41-44页
        5.1.1 对应收账款管理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第41-42页
        5.1.2 设立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第42页
        5.1.3 建立信用政策,规范信用管理工作第42-44页
    5.2 事中管理第44-48页
        5.2.1 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第44页
        5.2.2 完善应收账款内部监督机制第44-45页
        5.2.3 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第45-46页
        5.2.4 应收账款预警系统的建立第46-47页
        5.2.5 加强应收账款内部审计第47-48页
    5.3 事后管理第48-52页
        5.3.1 利用应收账款作为质押进行融资第48页
        5.3.2 落实催款责任并建立应收账款保理业务第48-49页
        5.3.3 加强对逾期账款的催收工作第49-5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2-54页
    6.1 结论第52-53页
    6.2 展望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生态对高科技企业盈利的影响研究--以华为集团为例
下一篇:沉默DNMT3B上调XAF1的表达促进肝癌细胞HepG2的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