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2-23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紫貂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食性 | 第13页 |
1.2.2 行为特征 | 第13-14页 |
1.2.3 野生种群数量 | 第14页 |
1.2.4 生境选择 | 第14-15页 |
1.3 国内外生境选择及其适宜性评价研究进展 | 第15-22页 |
1.3.1 生境选择 | 第15-17页 |
1.3.2 生境适宜性评价 | 第17-21页 |
1.3.3 3S技术在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1.4 研究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2 研究地区自然概况 | 第23-29页 |
2.1 长白山地自然概况 | 第23-26页 |
2.1.1 地形地貌 | 第23-24页 |
2.1.2 气候 | 第24页 |
2.1.3 水文 | 第24-25页 |
2.1.4 土壤 | 第25页 |
2.1.5 动植物资源 | 第25-26页 |
2.2 大兴安岭自然概况 | 第26-29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26页 |
2.2.2 气候 | 第26-27页 |
2.2.3 水文 | 第27页 |
2.2.4 土壤 | 第27页 |
2.2.5 动植物资源 | 第27-29页 |
3 长白山地、大兴安岭紫貂冬季生境选择比较研究 | 第29-45页 |
3.1 前言 | 第29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3.2.1 野外调查 | 第29-31页 |
3.2.2 数据处理 | 第31-32页 |
3.3 研究结果 | 第32-42页 |
3.3.1 长白山地紫貂冬季生境选择 | 第32-36页 |
3.3.2 大兴安岭地区紫貂冬季生境选择 | 第36-42页 |
3.3.3 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地区紫貂冬季生境选择比较 | 第42页 |
3.4 讨论 | 第42-44页 |
3.4.1 长白山地紫貂冬季生境选择 | 第42-43页 |
3.4.2 大兴安岭地区紫貂冬季生境选择 | 第43-44页 |
3.4.3 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地区紫貂冬季生境选择的比较 | 第44页 |
3.5 小结 | 第44-45页 |
4 长白山地、大兴安岭紫貂生境适宜性比较研究 | 第45-61页 |
4.1 前言 | 第45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45页 |
4.3 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45-47页 |
4.3.1 环境变量数据采集 | 第45-46页 |
4.3.2 紫貂出现点采集 | 第46页 |
4.3.3 数据处理 | 第46-47页 |
4.4 结果 | 第47-58页 |
4.4.1 长白山地紫貂生境适宜性评价 | 第47-50页 |
4.4.2 大兴安岭地区紫貂生境适宜性评价 | 第50-58页 |
4.4.3 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地区紫貂生境适宜性比较 | 第58页 |
4.5 讨论 | 第58-59页 |
4.6 小结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附录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73页 |
附件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