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能源需求预测与节能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6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能源需求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能源需求预测方法研究 | 第12-13页 |
·能源节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第13-14页 |
·研究对象、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分析 | 第16-20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能源 | 第16页 |
·节能 | 第16-17页 |
·能源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8-19页 |
·循环经济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甘肃省能源现状分析 | 第20-34页 |
·研究区自然条件 | 第20-21页 |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第21页 |
·经济发展水平 | 第21页 |
·社会发展水平 | 第21页 |
·产业结构现状 | 第21页 |
·能源赋存概况 | 第21-23页 |
·不可再生能源 | 第22页 |
·可再生能源 | 第22-23页 |
·能源生产状况 | 第23-25页 |
·能源消费状况 | 第25-32页 |
·消费总量 | 第25-26页 |
·能源利用效率 | 第26-27页 |
·消费结构分析 | 第27-31页 |
·能源供需平衡分析 | 第31-32页 |
·能源生产-消费存在问题 | 第32-34页 |
·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产业消费结构不合理 | 第32页 |
·能源消耗强度大,利用效率低 | 第32-33页 |
·区域发展的能源需求与能源约束矛盾突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甘肃省节能现状分析 | 第34-41页 |
·节能现状 | 第34-37页 |
·社会节能分析 | 第34-36页 |
·重点行业节能现状分析 | 第36-37页 |
·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 第37页 |
·配套措施实施现状 | 第37-38页 |
·节能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 第37-38页 |
·能源审计与统计监控工作力度不断加强 | 第38页 |
·节能管理机构不断健全 | 第38页 |
·节能工作存在问题 | 第38-41页 |
·持续节能难度加大 | 第39页 |
·清洁能源发展缺乏市场竞争力 | 第39页 |
·节能专项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 第39页 |
·企业节能融资渠道单一 | 第39-40页 |
·体制机制的约束依然存在,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甘肃省能源需求预测与节能潜力分析 | 第41-48页 |
·能源需求预测 | 第41-43页 |
·预测方法 | 第41页 |
·基础数据选取 | 第41页 |
·能源需求预测 | 第41-42页 |
·甘肃省能源需求供给预测分析 | 第42-43页 |
·节能潜力分析 | 第43-48页 |
·社会节能量分析 | 第44页 |
·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潜力分析 | 第44-45页 |
·工业部门节能潜力分析 | 第45-47页 |
·发展循环经济的节能潜力 | 第47-48页 |
第六章 甘肃省节能对策及建议 | 第48-58页 |
·节能工作重点 | 第48-54页 |
·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第48-49页 |
·调整区域经济结构 | 第49页 |
·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 第49-50页 |
·加快节能技术研发力度和推广应用进程 | 第50页 |
·创新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 第50-51页 |
·推行重点领域节能 | 第51-54页 |
·实施节能重点工程 | 第54页 |
·对策保障 | 第54-58页 |
·严格法制约束 | 第54-55页 |
·探索资源价格体制改革 | 第55页 |
·加强行政调控 | 第55页 |
·强化金融扶持 | 第55页 |
·健全财政扶持政策 | 第55-56页 |
·加强规划指导 | 第56页 |
·提升能力建设 | 第56-57页 |
·加大节能宣传力度 | 第57-58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58-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8-59页 |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