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9-2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21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四、研究采用的理论与方法 | 第22-26页 |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流动 | 第26-35页 |
一、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的涵义 | 第26-29页 |
二、影响社会流动的因素 | 第29-30页 |
三、教育与社会流动 | 第30-35页 |
第三章 保安族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 | 第35-51页 |
第一节 积石山县与保安族概况 | 第35-41页 |
一、积石山县概况 | 第35-36页 |
二、保安族概况 | 第36-38页 |
三、保安族教育与社会发展状况 | 第38-39页 |
四、田野点概况 | 第39-41页 |
第二节 保安族农民实现社会流动的基本途径 | 第41-51页 |
一、外出务工与社会流动 | 第42-44页 |
二、经堂教育与社会流动 | 第44-46页 |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流动 | 第46-51页 |
第四章 保安族农民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的限制因素 | 第51-83页 |
第一节 “文化中断”和城市导向的学校教育 | 第51-58页 |
一、文化中断 | 第51-56页 |
二、城市导向 | 第56-58页 |
第二节 经济因素的影响 | 第58-70页 |
一、保安族村民家庭经济状况 | 第58-66页 |
二、义务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因素对保安族教育的影响 | 第66-70页 |
第三节 城乡二元体制因素与地区因素的影响 | 第70-77页 |
一、高等教育机会在城乡之间分配的差距 | 第70-75页 |
二、不同地区的学生分数面前不平等 | 第75-77页 |
第四节 保安族学校教育条件的影响 | 第77-83页 |
一、师资条件差 | 第77-80页 |
二、基础设施短缺、破旧 | 第80-83页 |
第五章 结语:教育、社会流动与少数民族发展 | 第83-96页 |
第一节 教育、社会流动与少数民族社会发展 | 第83-86页 |
第二节 对发展民族地区学校教育现状的思考与建议 | 第86-96页 |
一、重新定位民族教育 | 第86-89页 |
二、改变城市导向的教育模式 | 第89-91页 |
三、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 第91-93页 |
四、转变观念、发展经济 | 第93-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1页 |
后记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