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质学论文--构造地质学论文--构造运动论文

华南东北部中生代从挤压向伸展的构造转换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前言第13-19页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第13-15页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5-16页
    1.3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第16-19页
2 研究区区域地质概况第19-27页
    2.1 华南构造演化第19-20页
    2.2 中生代地层发育特征第20-27页
3 印支期(晚三叠世)挤压变形事件特征、演化及其沉积响应第27-36页
    3.1 变形特征第27-34页
        3.1.1 不整合面的发育特征第27-30页
        3.1.2 逆冲推覆的变形样式与分带特点第30-34页
    3.2 岩浆活动第34-36页
4 白垩纪大规模伸展的盆地发育特征与盆地演化第36-44页
    4.1 弋阳盆地第36-37页
    4.2 金衢盆地第37-39页
    4.3 杭嘉湖盆地第39-41页
    4.4 小结第41-44页
5 华南东北部地区中生代岩墙发育特征及对伸展过程与伸展动力学限定第44-83页
    5.1 浙赣典型中生代岩墙发育特征第44-48页
        5.1.1 王家宅双峰式岩墙第44页
        5.1.2 丽水枫坪酸性岩墙第44-45页
        5.1.3 江西上饶安山玢岩第45-48页
    5.2 岩墙发育时代研究第48-56页
        5.2.1 年代学分析方法第48-49页
        5.2.2 王家宅双峰式岩墙发育时代第49-50页
        5.2.3 丽水枫坪酸性岩墙发育时代第50-52页
        5.2.4 江西上饶安山玢岩发育时代第52-56页
    5.3 主微量元素特征第56-70页
        5.3.1 分析方法第56-57页
        5.3.2 王家宅双峰式岩墙第57-64页
        5.3.3 丽水枫坪酸性岩墙第64-69页
        5.3.4 江西上饶安山玢岩第69-70页
    5.4 Sr-Nd同位素特征第70-76页
    5.5 华南东北部地区中生代岩墙对比研究及对伸展过程与伸展动力学限定第76-80页
    5.6 小结第80-83页
6 中生代构造运动对基底剥露的影响第83-95页
    6.1 研究方法第83-84页
    6.2 裂变径迹测试结果第84-88页
    6.3 中生代构造运动对里浦闪长岩和陈蔡群的剥露过程第88-91页
    6.4 小结第91-95页
7 华南东北部中生代沉积-构造-岩浆演化及构造转换第95-103页
    7.1 早中生代挤压事件发育过程第95-97页
        7.1.1 早中生代挤压事件开始时间的厘定第95-96页
        7.1.2 早中生代挤压事件的时间序列第96-97页
    7.2 晚中生代伸展事件发育过程第97-98页
    7.3 早中生代挤压事件与晚中生代伸展事件的转换第98-103页
8 结论第103-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20页
作者简介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帕米尔南天山新生代构造事件的沉积响应研究
下一篇:基于日变化分析的卫星遥感海表温度重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