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6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5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2.3 本文的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8页 |
2.1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概念及其核心内容 | 第16页 |
2.2 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国内外发展历程 | 第16-20页 |
2.2.1 国外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发展历程 | 第17-18页 |
2.2.2 国内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2.3 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2.3.1 基于效率原则的总量分配方法 | 第21-23页 |
2.3.2 基于公平性原则的总量分配方法 | 第23-25页 |
2.3.3 兼顾公平和效率的混合式的总量分配方法 | 第25-26页 |
2.4 对国内外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的评述 | 第26-28页 |
3 基于信息熵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的建立 | 第28-38页 |
3.1 信息熵介绍 | 第28-30页 |
3.2 将信息熵应用于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的优势和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3.2.1 优势 | 第30页 |
3.2.2 基本思想 | 第30-31页 |
3.3 总量分配模型的建立 | 第31-38页 |
3.3.1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3.3.2 约束条件的确定 | 第32页 |
3.3.3 指标的选取 | 第32-33页 |
3.3.4 总量分配模型技术路线图 | 第33-34页 |
3.3.5 计算方法的选择 | 第34-38页 |
4 基于信息熵模型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在我国的应用 | 第38-62页 |
4.1 基于现状的大气污染物信息熵应用分析 | 第38-46页 |
4.1.1 基础数据的收集 | 第38-42页 |
4.1.2 基于现状指标负荷污染物量的熵值分析 | 第42-46页 |
4.2 我国SO_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 第46-51页 |
4.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 | 第46页 |
4.2.2 我国SO_2排放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 | 第46-50页 |
4.2.3 我国GDP、人口的预测以及SO_2排放总量控制目标的确定 | 第50-51页 |
4.3 基于信息熵模型的我国SO_2总量分配 | 第51-60页 |
4.3.1 设定分配方案 | 第51-52页 |
4.3.2 基于信息熵模型的SO_2总量分配结果 | 第52-59页 |
4.3.3 基于信息熵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分配模型的评价 | 第59-60页 |
4.4 小结 | 第60-62页 |
5 结束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