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分布式发电技术 | 第9-10页 |
1.1.2 微电网技术 | 第10-11页 |
1.2 微电网及其运行模式 | 第11-16页 |
1.2.1 微电网基本结构 | 第11-14页 |
1.2.2 微电网的运行模式 | 第14-16页 |
1.3 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均流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1 基于集中式控制的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 第16-17页 |
1.3.2 基于分散控制的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 第17-19页 |
1.3.3 基于分布式多代理控制的并联均流控制方法 | 第19-21页 |
1.4 本课题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微网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22-31页 |
2.1 逆变器结构及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2.1.1 三相全桥逆变器的数学模型 | 第22-25页 |
2.2 逆变器控制策略 | 第25-30页 |
2.2.1 PQ控制 | 第25-26页 |
2.2.2 VF控制 | 第26-27页 |
2.2.3 下垂控制 | 第27-28页 |
2.2.4 虚拟同步机控制 | 第28-30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微网逆变器无频差控制 | 第31-41页 |
3.1 VSG有功-频率控制算法分析 | 第31-32页 |
3.2 微网逆变器的无频差控制方法 | 第32-34页 |
3.2.1 系统总体控制结构 | 第32-33页 |
3.2.2 基于频率积分反馈的无频差有功-频率控制 | 第33页 |
3.2.3 无功-电压控制 | 第33-34页 |
3.2.4 内环电压电流控制 | 第34页 |
3.3 系统稳定性分析与参数优化 | 第34-39页 |
3.3.1 系统稳定性分析 | 第35-37页 |
3.3.2 控制器参数优化 | 第37-39页 |
3.4 系统仿真验证 | 第39-4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一致性控制的逆变器并联功率均分控制方法 | 第41-58页 |
4.1 逆变器并联系统的下垂控制和交流环流抑制 | 第41-45页 |
4.1.1 功率下垂控制的基本原理 | 第41-43页 |
4.1.2 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差异对均流的影响 | 第43-44页 |
4.1.3 环流抑制方法 | 第44-45页 |
4.2 基于一致性控制的微网逆变器功率精确控制方法 | 第45-54页 |
4.2.1 图论基础及一致性算法 | 第46-47页 |
4.2.2 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电压-频率控制方法 | 第47-51页 |
4.2.3 系统稳态分析 | 第51-54页 |
4.3 仿真分析 | 第54-5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微网逆变器系统设计 | 第58-68页 |
5.1 系统试验平台 | 第58-59页 |
5.2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第59-63页 |
5.2.1 开关管的选型 | 第59-60页 |
5.2.2 滤波电路设计 | 第60-61页 |
5.2.3 采样与调理电路 | 第61页 |
5.2.4 驱动保护电路设计 | 第61-63页 |
5.3 实验平台及试验验证 | 第63-67页 |
5.3.1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无频差控制实验验证 | 第64-65页 |
5.3.2 基于一致性控制的并联逆变器均流控制实验验证 | 第65-6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69页 |
6.1 总结 | 第68页 |
6.2 展望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