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21页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一、选题的背景 | 第8-9页 |
二、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第10-13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第三节 论文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一、论文的基本思路 | 第18页 |
二、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9-21页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相关性 | 第21-34页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及大学生挫折教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21-28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 | 第21-22页 |
二、大学生挫折教育相关理论 | 第22-28页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内在联系 | 第28-34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行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思想理论基础 | 第28-29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挫折教育的重要途径 | 第29-31页 |
三、大学生挫折教育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 第31页 |
四、大学生挫折教育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第31-34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挫折认知及挫折教育现状实证分析 | 第34-56页 |
第一节 大学生挫折教育相关问卷调查 | 第34-36页 |
一、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 | 第34页 |
二、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34-35页 |
三、调查和统计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大学生挫折现状 | 第36-49页 |
一、大学生承受挫折的现状分析 | 第36-47页 |
二、大学生挫折承受力情况分析 | 第47-49页 |
第三节 大学生挫折教育现状 | 第49-53页 |
一、大学生自身挫折应对现状 | 第49-50页 |
二、高校挫折教育现状 | 第50-51页 |
三、家庭挫折教育现状 | 第51-52页 |
四、社会挫折教育现状 | 第52-53页 |
第四节 影响大学生挫折应对能力的因素 | 第53-56页 |
一、自身:自我认知不清晰 | 第53-54页 |
二、学校:挫折教育体系不完善 | 第54页 |
三、家庭:传统教育方式的偏见 | 第54-55页 |
四、社会:挫折教育途径不健全 | 第55-56页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改进大学生挫折教育的对策 | 第56-68页 |
第一节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发挥其在挫折教育中的主动性 | 第56-60页 |
一、加强自我调试,提高对挫折教育的思想认知水平 | 第56-58页 |
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挫折承受力 | 第58页 |
三、重视人际交往建立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 | 第58-60页 |
第二节 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大学生挫折教育 | 第60-62页 |
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 第60-61页 |
二、加大思想政治教育中挫折教育的力度 | 第61页 |
三、强化针对性思想政治教育 | 第61-62页 |
第三节 家庭要为大学生挫折教育营造和谐的内部环境 | 第62-65页 |
一、正确认识挫折教育的重要性 | 第63-64页 |
二、改进家庭教养方式营造健康的家庭环境 | 第64-65页 |
第四节 社会要为大学生挫折教育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第65-68页 |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引导,营造大学生挫折教育社会氛围 | 第65-66页 |
二、搭建思想政治教育媒体平台,加大大学生挫折教育宣传力度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1 大学生挫折现状问卷调查 | 第74-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