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1 胆道再次手术 | 第13页 |
2 曲安奈德缓释膜 | 第13-15页 |
第一部分 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术式和手术时机的选择 | 第15-3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1.1 一般资料 | 第16页 |
1.2 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方式 | 第16-19页 |
1.2.1 第二次胆道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方式 | 第17-18页 |
1.2.2 第三次胆道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方式 | 第18页 |
1.2.3 第四次胆道手术的原因和手术方式 | 第18-19页 |
1.3 胆道术后结石残留 | 第19页 |
1.4 胆道急症手术和择期手术 | 第19页 |
1.5 第二次胆道手术的时机 | 第19-20页 |
1.6 第二次胆道手术,不同手术时机的术后并发症 | 第20-21页 |
1.7 第二次胆道手术,不同手术时机的术后结石残留率 | 第21-22页 |
1.8 术后疗效满意度评判标准 | 第22-23页 |
1.9 统计方法 | 第23页 |
2 结果 | 第23-26页 |
2.1 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和术式 | 第23页 |
2.2 第二次胆道手术的术后并发症 | 第23-24页 |
2.3 第二次胆道手术的术后结石残留率 | 第24-25页 |
2.4 胆道再次手术术后疗效满意度 | 第25-26页 |
3 讨论 | 第26-32页 |
3.1 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 第26-29页 |
3.1.1 因胆系结石残留或复发行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 第26-29页 |
3.1.2 因胆总管囊肿行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 第29页 |
3.1.3 因胆管或胆肠吻合口狭窄行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 第29页 |
3.1.4 因返流性胆管炎行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 第29页 |
3.1.5 胆道损伤行胆道再次手术的原因分析 | 第29页 |
3.2 胆道再次手术术式选择 | 第29-31页 |
3.3 胆道再次手术的时机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第二部分 曲安奈德缓释膜体外释放实验 | 第33-44页 |
1 实验主要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3-34页 |
1.1 主要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3-34页 |
1.2 主要实验仪器 | 第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2.1 曲安奈德缓释膜片的裁剪 | 第34-35页 |
2.2 不同释放介质的配备及PH的测定 | 第35页 |
2.3 TASM释放及样品收集 | 第35-36页 |
2.4 曲安奈德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6-37页 |
2.4.1 色谱条件 | 第36页 |
2.4.2 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6-37页 |
2.5 统计方法 | 第3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7-42页 |
3.1 色谱行为 | 第37-38页 |
3.2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8页 |
3.3 不同释放介质HPLC的吸收峰面积和曲安奈德释放曲线 | 第38-42页 |
4 讨论 | 第42-44页 |
4.1 突释现象 | 第42-43页 |
4.2 羧酸酯酶、消化酶和PH对TASM释放的影响 | 第43-44页 |
5 结论 | 第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综述 | 第48-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