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8页 |
1.1 铁皮石斛植物介绍 | 第9页 |
1.2 铁皮石斛人工栽培模式 | 第9-10页 |
1.2.1 设施栽培模式 | 第9-10页 |
1.2.2 活树附生原生态栽培模式 | 第10页 |
1.2.3 林下原生态栽培模式 | 第10页 |
1.2.4 盆栽模式 | 第10页 |
1.3 仿生栽培相关研究 | 第10-11页 |
1.4 铁皮石斛的栽培环境 | 第11-12页 |
1.4.1 附生时间 | 第11页 |
1.4.2 栽培条件 | 第11-12页 |
1.4.3 栽培树种 | 第12页 |
1.4.4 栽培方法和基质 | 第12页 |
1.5 铁皮石斛多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1.5.1 铁皮石斛多糖提取方法 | 第12-13页 |
1.5.2 铁皮石斛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13-14页 |
1.6 经济效益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1.6.1 成本—收益理论 | 第14-15页 |
1.6.2 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 第15页 |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5-16页 |
1.8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8页 |
1.8.1 铁皮石斛“杯式”仿生栽培效果与茎叶可溶性糖含量比较分析 | 第16页 |
1.8.2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越冬效果研究 | 第16-17页 |
1.8.3 大江懋基地铁皮石斛仿生栽培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 第17-18页 |
2 铁皮石斛“杯式”仿生栽培效果与茎叶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18-25页 |
2.1 铁皮石斛“杯式”仿生栽培效果分析 | 第18-22页 |
2.1.1 材料与方法 | 第18-19页 |
2.1.1.1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2.1.1.2 试验材料 | 第18页 |
2.1.1.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18-19页 |
2.1.1.4 数据处理 | 第19页 |
2.1.2 结果与分析 | 第19-22页 |
2.1.2.1 不同附生树种对铁皮石斛茎长生长的影响 | 第19-20页 |
2.1.2.2 不同附生树种对铁皮石斛茎粗生长的影响 | 第20-21页 |
2.1.2.3 不同附生树种对铁皮石斛茎节数的影响 | 第21-22页 |
2.2 仿生栽培与大棚栽培铁皮石斛茎叶可溶性糖含量的比较分析 | 第22-25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2.2.2.1 铁皮石斛的样品前期准备与纯化过程 | 第22页 |
2.2.2.2 制备样品和配制试剂 | 第22-23页 |
2.2.2.3 可溶性糖的测定 | 第23页 |
2.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3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越冬效果研究 | 第25-32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25页 |
3.2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5-26页 |
3.2.1 不同附生树种试验 | 第25页 |
3.2.2 不同附生方式试验 | 第25-2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3.3.1 不同附生树种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1.1 附生树种对茎长生长的影响 | 第26-27页 |
3.3.1.2 附生树种对茎节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1.3 附生树种对茎粗生长的影响 | 第28页 |
3.3.2 不同附生方式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 第28-32页 |
3.3.2.1 附生方式对茎长生长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2.2 附生方式对茎粗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3.3.2.3 附生方式对茎节数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4 大江懋基地铁皮石斛仿生栽培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分析 | 第32-40页 |
4.1 数据来源 | 第32-37页 |
4.1.1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模式投资概算分析 | 第32-36页 |
4.1.2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模式项目收入概算分析 | 第36页 |
4.1.3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模式项目年均总成本概算分析 | 第36-3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0页 |
4.2.1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模式经济效益的静态分析 | 第37页 |
4.2.2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模式经济效益的动态分析 | 第37-38页 |
4.2.3 铁皮石斛仿生栽培模式经济效益的盈亏平衡分析 | 第38-40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5.1 结论 | 第40页 |
5.2 讨论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