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6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6-19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2-25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2-23页 |
2.1.1 博物馆的概念 | 第22页 |
2.1.2 民族博物馆概念 | 第22页 |
2.1.3 民俗博物馆概念 | 第22-23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新博物馆学理论 | 第23页 |
2.2.2 “点—轴”理论 | 第23页 |
2.2.3 地统计理论 | 第23页 |
2.2.4 多尺度理论 | 第23-25页 |
3 中国民族民俗博物馆的空间尺度特征 | 第25-42页 |
3.1 多空间尺度划分 | 第25-26页 |
3.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3.2.1 数据来源及处理 | 第26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26-28页 |
3.3 全国民族民俗博物馆总体分布特征 | 第28-30页 |
3.3.1 民族民俗博物馆密度分布特征 | 第28-29页 |
3.3.2 民族民俗博物馆类型分布特征 | 第29页 |
3.3.3 民族民俗博物馆等级分布特征 | 第29-30页 |
3.3.4 民族民俗博物馆国有与民办分布特征 | 第30页 |
3.4 三大地带民族民俗博物馆分布特征 | 第30-35页 |
3.4.1 三大地带民族民俗博物馆密度分布特征 | 第30-32页 |
3.4.2 三大地带民族民俗博物馆类型分布特征 | 第32-33页 |
3.4.3 三大地带民族民俗博物馆等级分布特征 | 第33-34页 |
3.4.4 三大地带民族民俗博物馆国有与民办比分布征 | 第34-35页 |
3.5 省域民族民俗博物馆分布特征 | 第35-38页 |
3.5.1 民族民俗博物馆省市密度分布特征 | 第35页 |
3.5.2 不同省市民族民俗博物馆类型分布特征 | 第35-36页 |
3.5.3 不同省市各等级民族民俗博物馆分布特征 | 第36-37页 |
3.5.4 国有与民办民族民俗博物馆的分布特征 | 第37-38页 |
3.6 市域民族民俗博物馆分布特征 | 第38-41页 |
3.6.1 不同规模城市的民族民俗博物馆分布特征 | 第38-39页 |
3.6.2 民族民俗博物馆空间集聚格局特征 | 第39-41页 |
3.7 不同尺度下民族民俗博物馆空间分布的比较分析 | 第41-42页 |
4 中国民族民俗博物馆空间分布影响机理 | 第42-44页 |
4.1 人文因素 | 第42-43页 |
4.1.1 民族民俗博物馆与民族 | 第42页 |
4.1.2 民族民俗博物馆与文化区 | 第42页 |
4.1.3 民族民俗博物馆与社会经济 | 第42-43页 |
4.1.4 民族民俗博物馆与政策 | 第43页 |
4.2 自然因素 | 第43-44页 |
4.2.1 民族民俗博物馆与河流 | 第43页 |
4.2.2 民族民俗博物馆与交通 | 第43-44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主要结论与研究特色 | 第44-45页 |
5.1.1 主要结论 | 第44-45页 |
5.1.2 研究特色 | 第45页 |
5.2 研究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攻读硕士之间发表论文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