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发酵黄芪药渣工艺条件优化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中英文缩写词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3页 |
1 引言 | 第23-24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4-31页 |
2.1 材料 | 第24-25页 |
2.1.1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4页 |
2.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第24页 |
2.1.3 培养基与溶液 | 第24-25页 |
2.2 方法 | 第25-31页 |
2.2.1 酶活以及黄芪甲苷检测方法 | 第25-28页 |
2.2.2 混合发酵培养基筛选 | 第28-29页 |
2.2.3 混合发酵培养条件优化 | 第29页 |
2.2.4 响应面优化 | 第29-31页 |
3 结果 | 第31-49页 |
3.1 酶活检测黄芪甲苷液相色谱测定方法 | 第31-35页 |
3.1.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页 |
3.1.2 麦芽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1-32页 |
3.1.3 L-酪氨酸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32页 |
3.1.4 黄芪甲苷的测定 | 第32-35页 |
3.2 混合发酵培养基筛选 | 第35-40页 |
3.2.1 氮源种类对黄芪药渣固体发酵影响 | 第35-37页 |
3.2.2 氮源含量对黄芪药渣固体发酵影响 | 第37-38页 |
3.2.3 黄芪药渣粒度对黄芪药渣固体发酵影响 | 第38-40页 |
3.3 混合发酵条件优化 | 第40-47页 |
3.3.1 混合菌接种比例对混合固体发酵的影响 | 第40-42页 |
3.3.2 接种量对混合固体发酵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3 发酵时间对混合固体发酵的影响 | 第43-45页 |
3.3.4 含水量对混合固体发酵的影响 | 第45-47页 |
3.4 响应面优化 | 第47-49页 |
4 讨论 | 第49-52页 |
4.1 黄芪药渣资源再利用 | 第49页 |
4.2 黄芪药渣固体发酵培养基筛选 | 第49-50页 |
4.3 黄芪药渣固体发酵条件优化 | 第50-51页 |
4.4 问题与展望 | 第51-52页 |
5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个人简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