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2.1 民营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研究 | 第13-15页 |
1.2.2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现状研究 | 第15-16页 |
1.2.3 风险导向内部控制的现状研究 | 第16-17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2章 工程项目与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 第20-27页 |
2.1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1.1 风险管理理论 | 第20页 |
2.1.2 内部控制框架理论 | 第20-21页 |
2.1.3 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理论 | 第21-23页 |
2.2 工程项目及其内部控制理论 | 第23-27页 |
2.2.1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应用指引理论 | 第23-24页 |
2.2.2 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手段 | 第24-27页 |
第3章 利兴达公司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现状与问题 | 第27-41页 |
3.1 利兴达公司及其工程项目概况 | 第27-30页 |
3.1.1 利兴达公司概况 | 第27-28页 |
3.1.2 利兴达公司工程项目概况 | 第28-30页 |
3.2 利兴达公司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现状 | 第30-34页 |
3.2.1 工程项目立项与招标环节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31-33页 |
3.2.2 工程项目实施环节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33页 |
3.2.3 工程项目竣工与验收环节的内部控制现状 | 第33-34页 |
3.3 利兴达公司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 第34-37页 |
3.3.1 工程项目招标过于随意 | 第34-35页 |
3.3.2 项目设计变更缺乏严格的控制 | 第35页 |
3.3.3 项目施工过程缺乏有效的运营分析 | 第35-36页 |
3.3.4 工程款项延期支付引起纠纷 | 第36页 |
3.3.5 工程材料供应滞后拖延工程进度 | 第36-37页 |
3.3.6 工程项目缺乏审计和项目后评估 | 第37页 |
3.4 利兴达公司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7-41页 |
3.4.1 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 第37-38页 |
3.4.2 关键控制活动运行失效 | 第38-39页 |
3.4.3 缺少有效的信息传递与沟通机制 | 第39-41页 |
第4章 利兴达公司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的改进方案 | 第41-53页 |
4.1 利兴达公司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改进原则及思路 | 第41-42页 |
4.1.1 利兴达公司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改进原则 | 第41-42页 |
4.1.2 利兴达公司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改进思路 | 第42页 |
4.2 工程项目立项环节的改进 | 第42-44页 |
4.2.1 加强项目可行性研究 | 第42-43页 |
4.2.2 强化集体决策审批控制 | 第43-44页 |
4.3 工程项目设计和招标环节的改进 | 第44-46页 |
4.3.1 提高设计质量并严格控制设计变更 | 第44-45页 |
4.3.2 建立信息化的招标管理制度 | 第45-46页 |
4.3.3 加强合同全过程管理 | 第46页 |
4.4 工程项目实施环节内部控制的改进 | 第46-50页 |
4.4.1 提高材料采购与用料的匹配度 | 第47-48页 |
4.4.2 优化工程款项支付控制 | 第48-49页 |
4.4.3 严格规范工程变更授权和归责制 | 第49-50页 |
4.5 工程项目竣工验收环节的改进 | 第50-53页 |
4.5.1 规范竣工结算决算的完整性 | 第50-51页 |
4.5.2 重视竣工决算审计及其独立性 | 第51-52页 |
4.5.3 加强项目后评估 | 第52-53页 |
第5章 利兴达公司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改进建议的实施保障 | 第53-56页 |
5.1 支持性的控制环境 | 第53-54页 |
5.2 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沟通 | 第54-55页 |
5.3 独立的内部监督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