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4页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2.1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第8-10页 |
1.2.2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0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12-13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4页 |
1.5.1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3页 |
1.5.2 不足 | 第13-14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概况 | 第14-21页 |
2.1 国内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14-16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 第14-15页 |
2.1.2 国外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15页 |
2.1.3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 第15-16页 |
2.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业务模式 | 第16-18页 |
2.2.1 互联网支付 | 第16页 |
2.2.2 网络借贷 | 第16-17页 |
2.2.3 股权众筹融资 | 第17页 |
2.2.4 互联网基金销售 | 第17页 |
2.2.5 互联网保险 | 第17页 |
2.2.6 互联网信托和互联网消费金融 | 第17-18页 |
2.3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监管 | 第18-21页 |
2.3.1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 第18-19页 |
2.3.2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 第19-21页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与商业银行的相互影响及应对措施 | 第21-41页 |
3.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 第21-30页 |
3.1.1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支付业务的影响 | 第21-26页 |
3.1.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借贷业务的影响 | 第26-29页 |
3.1.3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 商业银行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1 互联网金融的支付交易需通过银行支付体系完成 | 第30页 |
3.2.2 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客户备付金需存放在商业银行 | 第30-31页 |
3.2.3 互联网金融的理财产品与商业银行的业务息息相关 | 第31页 |
3.3 商业银行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31-39页 |
3.3.1 打造网上金融服务平台 | 第31-34页 |
3.3.2 完善对小微企业的扶持政策 | 第34-37页 |
3.3.3 改善客户的支付体验 | 第37-39页 |
3.4 互联网金融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 | 第39-41页 |
3.4.1 加强与商业银行的合作 | 第39页 |
3.4.2 建立网络银行 | 第39-41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企业与商业银行的合作建议 | 第41-48页 |
4.1 共同完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 第42-44页 |
4.2 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监管 | 第44-45页 |
4.3 互联网金融企业要为商业银行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 | 第45-46页 |
4.4 共同推进我国的普惠金融事业 | 第46-4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8-51页 |
5.1 结论 | 第48-49页 |
5.2 展望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