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公安管理法令论文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引言第9-11页
一、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概述第11-15页
    (一)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概念与特征第11-13页
        1.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概念第11-12页
        2.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特征第12-13页
    (二)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与相关概念第13-15页
        1. 交通事故认定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关系第13-14页
        2. 交通事故责任与法律责任第14-15页
二、交通事故认定行为不可诉的历史追溯及现状第15-22页
    (一)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不可诉的历史追溯第15-18页
        1.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可诉阶段(1992-2000年2月)第15-16页
        2.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阶段(2000年3月-2004年)第16-17页
        3.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不可诉阶段(2004年迄今)第17-18页
    (二)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不可诉的现状第18-22页
        1. 交通管理部门的职权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督第18页
        2. 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被行政权侵犯得不到有效救济第18-22页
三、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的障碍分析第22-28页
    (一)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在法律层面上的障碍第22页
    (二)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的性质争议障碍第22-25页
        1. 技术鉴定说第22-23页
        2. 准行政行为说第23-24页
        3. 行政裁决说第24页
        4. 行政调查说第24-25页
    (三)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的现实讼累障碍第25-28页
        1. 交通管理部门否定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性第25-26页
        2. 法院不愿意增加讼累第26-28页
四、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的意义第28-31页
    (一) 符合行政诉讼法法保护相对人合法权益的目的第28页
    (二) 促进交通管理部门依法行政第28-29页
    (三) 提高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质量第29页
    (四) 增强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公信力第29页
    (五) 促进交通事故案件的调解第29-31页
五、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的可能性第31-37页
    (一)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性质可诉第31-34页
        1.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第31-32页
        2.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是行政确认行为第32-34页
    (二)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有法可依第34-35页
        1. 不受理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案件无法律依据第34页
        2.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属于《行政诉讼法》的受案范围第34-35页
    (三)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现实可行第35-37页
        1. 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是现实所需第35页
        2. 通过行政诉讼减少讼累第35-37页
六、实现交通事故认定行为可诉的途径第37-40页
    (一) 明确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性质第37-38页
    (二) 明确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第38页
    (三) 明确规定当事人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第38-39页
    (四) 明确事故当事人对行政复议结果不服仍可向法院起诉第39-40页
结语第40-41页
注释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特色小城镇空间布局研究--以临安市河桥镇为例
下一篇:乡村文化传承视角下美丽乡村规划--以江陵县丰河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