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销犯罪的司法难题及其解决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序言 | 第9-11页 |
一、典型案例及引发的争议 | 第11-15页 |
(一) 典型案例 | 第11-13页 |
1. “返利网”传销案 | 第11-12页 |
2. 全国首例微信传销案 | 第12页 |
3. 爱搜网传销案 | 第12-13页 |
(二) 案例引发的争议 | 第13-15页 |
1. 网络传销犯罪手段行为的认定问题 | 第13-14页 |
2. 微商与变相传销的界定问题 | 第14页 |
3. 非组织、领导的积极参加者定罪的问题 | 第14-15页 |
二、相关问题的展开 | 第15-20页 |
(一) 网络传销犯罪手段行为的司法认定问题 | 第15-17页 |
1. 形式上有无采取传销犯罪的经营模式 | 第15-16页 |
2. 实质上有无骗取财物的目的 | 第16-17页 |
(二) 微商与变相传销的界定 | 第17-19页 |
1. 微商发展多级代理与传销的异同之处 | 第17-18页 |
2. 微商等电子商务平台完善相关法律的必要性 | 第18-19页 |
(三) 非组织、领导的积极参加者定罪的问题 | 第19-20页 |
1. 将本罪的犯罪主体扩大至积极参加者 | 第19页 |
2. 区分传销犯罪的类型后进行定罪 | 第19-20页 |
三、对网络传销犯罪司法难题解决的具体建议 | 第20-23页 |
(一) 网络传销犯罪定罪量刑量刑方面的建议 | 第20-22页 |
1. 增设传销活动罪 | 第20-21页 |
2. 对本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实质解释 | 第21-22页 |
(二) 对微商等电商作出法律规制 | 第22-23页 |
1. 单独设立网络传销罪 | 第22页 |
2. 出台对微信等电商监管的法律 | 第22-23页 |
结语 | 第23-24页 |
文献参考 | 第24-26页 |
致谢 | 第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