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4-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19页 |
1.3.1 论文内容 | 第18-19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第19-20页 |
2 新农合大病保险概述 | 第20-25页 |
2.1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内涵 | 第20页 |
2.1.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内涵 | 第20页 |
2.1.2 新农合大病保险内涵 | 第20页 |
2.2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发展历程 | 第20-21页 |
2.3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性质与定位 | 第21-22页 |
2.3.1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性质 | 第21-22页 |
2.3.2 新农合大病保险的定位 | 第22页 |
2.4 农村大病保险的风险特征 | 第22-25页 |
2.4.1 参与主体多,风险影响因素复杂 | 第22-23页 |
2.4.2 政策风险 | 第23页 |
2.4.3 承办机构难以采取常用的风险控制措施 | 第23-25页 |
3 江西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发展现状与模式分析 | 第25-30页 |
3.1 江西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发展现状 | 第25-26页 |
3.2 江西省新农合大病保险发展模式 | 第26-28页 |
3.2.1 大病保险筹资来源 | 第26页 |
3.2.2 大病保险保障模式 | 第26-27页 |
3.2.3 大病保险运营模式 | 第27页 |
3.2.4 大病保险监管模式 | 第27-28页 |
3.3 江西省开展新农合大病保险的现实意义 | 第28-30页 |
3.3.1 有利于提高新农合保障水平 | 第28页 |
3.3.2 有利于控制新农合运行风险 | 第28-29页 |
3.3.3 有利于应对未来社会保险支付风险 | 第29-30页 |
4 新农合大病保险运行效果实证分析——以赣州市南康区为例 | 第30-43页 |
4.1 赣州市南康区新农合大病保险运行现状分析 | 第30-34页 |
4.1.1 大病保险运行机制 | 第30-31页 |
4.1.2 大病保险覆盖率 | 第31-32页 |
4.1.3 大病保险筹资与资金使用 | 第32-33页 |
4.1.4 大病保险农民受益情况 | 第33-34页 |
4.2 赣州市南康区新农合大病保险的成效分析 | 第34-35页 |
4.2.1 大病保险制度框架基本成型 | 第34-35页 |
4.2.2 参合农民得到实惠 | 第35页 |
4.2.3 卫生事业得到发展 | 第35页 |
4.3 赣州市南康区新农合大病保险存在的问题 | 第35-43页 |
4.3.1 大病保险资金来源不足 | 第35-36页 |
4.3.2 大病保险住院费用增长过快 | 第36-38页 |
4.3.3 财政补贴落实不到位 | 第38-39页 |
4.3.4 政府和商保公司合作与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39页 |
4.3.5 参合农民对大病保险满意度不高 | 第39-41页 |
4.3.6 参合农民对大病保险政策知晓程度不高 | 第41-43页 |
5 居民大病保险的国内外经验借鉴 | 第43-48页 |
5.1 国外大病保障制度借鉴 | 第43-44页 |
5.1.1 德国的大病保障制度 | 第43页 |
5.1.2 印度的大病保障制度 | 第43-44页 |
5.1.3 巴西的大病保障制度 | 第44页 |
5.1.4 澳大利亚的大病保障制度 | 第44页 |
5.2 国外大病保障制度的经验与启示 | 第44-45页 |
5.2.1 增加大病保障财政投入 | 第44-45页 |
5.2.2 拓展大病保障筹资渠道 | 第45页 |
5.2.3 合理设定大病保障补偿标准 | 第45页 |
5.3 国内新农合大病保险经验借鉴 | 第45-48页 |
5.3.1 广东省:创新新农合大病保险筹资方式 | 第45-46页 |
5.3.2 安徽省: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费用控制 | 第46页 |
5.3.3 甘肃省: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监督机制 | 第46-48页 |
6 完善新农合大病保险的政策建议 | 第48-55页 |
6.1 完善筹资机制,确保大病保险资金来源 | 第48-49页 |
6.1.1 调整筹资模式,拓宽筹资渠道 | 第48页 |
6.1.2 合理确定筹资标准 | 第48-49页 |
6.2 加强新农合大病保险费用控制 | 第49-51页 |
6.2.1 改革医疗保险费用支付方式 | 第49-50页 |
6.2.2 建立医疗机构双向转诊制度 | 第50页 |
6.2.3 完善监督约束机制,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 第50-51页 |
6.3 落实大病保险财政补贴 | 第51页 |
6.4 明确政府和商业保险公司职责 | 第51-52页 |
6.4.1 明确大病保险中的政府责任 | 第51-52页 |
6.4.2 合理确定商业保险公司责任 | 第52页 |
6.5 提升新农合大病保险服务 | 第52-54页 |
6.5.1 逐步提升报销额度 | 第52-53页 |
6.5.2 提升乡镇医疗设施和技术水平 | 第53页 |
6.5.3 推广可报销费用提前垫付制度 | 第53-54页 |
6.6 提高农民对大病保险的政策认知 | 第54-55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