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中国蚜小蜂科亚科和族的鉴别及基于ITS2序列的黄蚜小蜂属系统发育研究

摘要第7-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引言第13-22页
    1.1 蚜小蜂科第14-18页
        1.1.1 蚜小蜂科的分类研究概况第14-16页
        1.1.2 蚜小蜂科的系统发育研究概况第16-18页
    1.2 系统发育研究第18-20页
        1.2.1 支系学系统发育理论第18-19页
        1.2.2 核基因ITS2第19-20页
    1.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20-21页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2页
第二章 基于形态特征的中国蚜小蜂科支序分析第22-38页
    2.1 蚜小蜂科分类特征的筛选第22-27页
        2.1.1 头部特征第22-24页
        2.1.2 胸部和腹部特征第24-25页
        2.1.3 足的特征第25-26页
        2.1.4 翅的特征第26-27页
    2.2 分类单元的选取第27-31页
        2.2.1 外群的选取第27页
        2.2.2 内群的选取第27页
        2.2.3 标本信息第27页
        2.2.4 分类特征的选取和编码第27-31页
    2.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31-33页
    2.4 系统发育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2.5 小结与讨论第37-38页
第三章 中国蚜小蜂科亚科和族的形态鉴别第38-65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8页
        3.1.1 标本采集与保存第38页
        3.1.2 玻片标本的制作第38页
        3.1.3 标本的拍照第38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8-64页
        3.2.1 Aphelininae亚科第39-48页
        3.2.2 Eriaphytinae亚科第48-49页
        3.2.3 Azotinae亚科第49-51页
        3.2.4 Coccophaginae亚科第51-60页
        3.2.5 Euryischiinae亚科第60-62页
        3.2.6 Eriaporinae亚科第62-64页
    3.3 小结与讨论第64-65页
第四章 基于ITS2序列的黄蚜小蜂属部分种类系统发育研究第65-82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5-68页
        4.1.1 标本采集与保存第65-66页
        4.1.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66页
        4.1.3 黄蚜小蜂总DNA的提取第66-67页
        4.1.4 PCR扩增、电泳检测及测序第67-68页
    4.2 序列处理与结果分析第68-69页
        4.2.1 基因序列的校正和拼接第68页
        4.2.2 基因序列分析第68-69页
    4.3 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第69页
        4.3.1 替换饱和度检验第69页
        4.3.2 核苷酸替代模型选择第69页
        4.3.3 系统发育树的构建第69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69-81页
        4.4.1 基因组DNA的提取,PCR扩增,电泳检测及测序第69-70页
        4.4.2 基因序列组成与特征分析第70页
        4.4.3 基因碱基替换分析第70-71页
        4.4.4 种内遗传距离分析第71-72页
        4.4.5 种间遗传距离分析第72-74页
        4.4.6 碱基替换饱和性分析第74页
        4.4.7 系统发育分析第74-81页
    4.5 小结与讨论第81-82页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第82-89页
    5.1 中国蚜小蜂科亚科和族的形态鉴别第82-85页
    5.2 基于ITS2序列的黄蚜小蜂属部分种类系统发育研究第85-87页
    5.3 不足与展望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4页
附录第94-101页
致谢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骨肉瘤多药耐药细胞系的建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大鼠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