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8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8-20页 |
第2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述 | 第20-25页 |
2.1 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 第20-21页 |
2.1.1 价值观 | 第20-21页 |
2.1.2 核心价值观 | 第21页 |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涵 | 第21-22页 |
2.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1页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 | 第21-22页 |
2.3 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2.3.1 增强“四个自信”,适应国内经济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 第23-24页 |
2.3.2 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抵御西方价值观挑战的需要 | 第24-25页 |
第3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3.1 理想信念方面:坚定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 第25页 |
3.2 精神状态方面:坚守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 第25-26页 |
3.3 个人修养方面:坚持把个人价值实现和社会价值实现相结合 | 第26-27页 |
第4章 辽宁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践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7-35页 |
4.1 辽宁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践行现状调查总体思路 | 第27-28页 |
4.1.1 调研目的 | 第27页 |
4.1.2 调研区域的选定 | 第27-28页 |
4.1.3 调研内容的确定 | 第28页 |
4.1.4 调研方式 | 第28页 |
4.1.5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 | 第28页 |
4.2 辽宁省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践行现状调查分析 | 第28-32页 |
4.2.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情况 | 第29页 |
4.2.2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意愿情况 | 第29-31页 |
4.2.3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技能情况 | 第31-32页 |
4.3 辽宁省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现状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4.3.1 课堂理论教育与学生实际思想需求间尚需进一步协调 | 第32-33页 |
4.3.2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 第33页 |
4.3.3 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 | 第33-35页 |
第5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之对策 | 第35-42页 |
5.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发挥思政课课堂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 第35-37页 |
5.1.1 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 第35-36页 |
5.1.2 深入挖掘科学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 | 第36-37页 |
5.1.3 注重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 第37页 |
5.2 加强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用校园文化涵育核心价值观 | 第37-39页 |
5.2.1 探索建立道德行为评价机制 | 第38页 |
5.2.2 充分挖掘校园精神文化资源 | 第38页 |
5.2.3 创新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内容 | 第38-39页 |
5.3 注重大学生实践教育,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 | 第39-42页 |
5.3.1 支持鼓励大学生开展校园实践活动 | 第39页 |
5.3.2 培育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 第39-40页 |
5.3.3 积极引导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开展志愿服务 | 第40-42页 |
第6章 结束语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附录 辽宁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及践行现状调查问卷 | 第47-53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