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基于"营改增"的交通运输业税收筹划相关基础理论 | 第17-26页 |
2.1 税收筹划的概念、目标及原则 | 第17-24页 |
2.1.1 税收筹划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税收筹划的目标 | 第18-21页 |
2.1.3 税收筹划的原则 | 第21-24页 |
2.2 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相关政策 | 第24-26页 |
第3章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收筹划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6-34页 |
3.1 "营改增"给交通运输业带来的影响 | 第26-29页 |
3.1.1 "营改增"给交通运输业税负带来的影响 | 第26-28页 |
3.1.2 "营改增"给交通运输企业利润带来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收筹划中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3.2.1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收筹划空间受限 | 第29-31页 |
3.2.2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收筹划方案水平较低 | 第31页 |
3.3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收筹划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1-34页 |
3.3.1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滞后 | 第31-32页 |
3.3.2 "营改增"法规体系设计不尽合理 | 第32-33页 |
3.3.3 "营改增"后税收筹划研究尚不成熟 | 第33-34页 |
第4章 "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税收筹划 | 第34-40页 |
4.1 纳税人身份的税收筹划 | 第34-35页 |
4.2 企业进项税额的税收筹划 | 第35页 |
4.3 企业经营方式的税收筹划 | 第35-38页 |
4.3.1 企业特殊销售行为的税收筹划 | 第35-36页 |
4.3.2 企业兼营非应税劳务的税收筹划 | 第36-37页 |
4.3.3 特殊经营模式的税收筹划 | 第37-38页 |
4.4 充分利用过渡期优惠政策的税收筹划 | 第38-39页 |
4.5 交通运输企业投资的税收筹划 | 第39-40页 |
第5章 "营改增"影响下山东某大型物流集团税收筹划的案例分析 | 第40-57页 |
5.1 山东某大型物流集团简介 | 第40-42页 |
5.1.1 山东某大型物流集团基本情况 | 第40页 |
5.1.2 山东某大型物流集团组织架构 | 第40-41页 |
5.1.3 山东某大型物流集团经营现状 | 第41-42页 |
5.2 "营改增"对山东某大型物流集团税负影响的测算与分析 | 第42-54页 |
5.2.1 "营改增"后相关财务指标的测算方法 | 第42-45页 |
5.2.2 "营改增"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 | 第45-50页 |
5.2.3 "营改增"后企业税负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50-54页 |
5.3 山东某大型物流集团应对"营改增"影响的税收筹划建议 | 第54-57页 |
5.3.1 合理选择纳税人身份 | 第54-55页 |
5.3.2 分开核算不同类型的公司收入 | 第55页 |
5.3.3 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 | 第55-56页 |
5.3.4 充分利用优惠政策条件 | 第56-5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57-5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7-58页 |
6.2 本文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