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复合图书馆流程优化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9页 |
1.2.1 数字图书馆的发展 | 第10-14页 |
1.2.2 复合图书馆研究 | 第14-16页 |
1.2.3 图书馆业务重组 | 第16-17页 |
1.2.4 图书馆数据挖掘研究与个性化服务 | 第17-19页 |
1.3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9页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20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数据挖掘技术与数字图书馆 | 第21-49页 |
2.1 数字图书馆概述 | 第21-29页 |
2.1.1 数字图书馆的起源与发展 | 第21-27页 |
2.1.2 数字图书馆的架构 | 第27-29页 |
2.2 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理论 | 第29-40页 |
2.2.1 数据挖掘的概念 | 第29-31页 |
2.2.2 数据挖掘的过程 | 第31-32页 |
2.2.3 数据挖掘的功能与作用 | 第32-34页 |
2.2.4 数据挖掘的方法 | 第34-39页 |
2.2.5 常用的数据挖掘工具 | 第39-40页 |
2.3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 第40-49页 |
2.3.1 理论和实际意义 | 第42-44页 |
2.3.2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相关问题 | 第44-45页 |
2.3.3 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系统架构 | 第45-49页 |
第三章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复合图书馆流程优化模型 | 第49-69页 |
3.1 图书馆建设的现状 | 第49-57页 |
3.1.1 图书馆运行数据现状 | 第49-52页 |
3.1.2 图书采购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52-54页 |
3.1.3 图书编目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54-55页 |
3.1.4 图书借阅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55-57页 |
3.2 复合图书馆流程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57-69页 |
3.2.1 基于知识发现改善图书馆工作 | 第57-59页 |
3.2.2 南京财经大学数字图书馆的特点 | 第59-62页 |
3.2.3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复合图书馆模型 | 第62-65页 |
3.2.4 复合图书馆模型中的业务流程优化分析 | 第65-69页 |
第四章 面向图书采购的优化配置方案 | 第69-99页 |
4.1 图书采购的因素分析和采购策略 | 第69-72页 |
4.1.1 影响图书采购的因素分析 | 第69-70页 |
4.1.2 常用的图书采购策略 | 第70-72页 |
4.2 基于图书借阅历史优化采购流程 | 第72-94页 |
4.2.1 图书借阅历史的借鉴作用 | 第72-73页 |
4.2.2 基于借阅数据聚类的图书采购模型 | 第73-78页 |
4.2.3 图书借阅情况与趋势挖掘 | 第78-82页 |
4.2.4 本科生四年借阅数据挖掘 | 第82-91页 |
4.2.5 零借阅率图书统计 | 第91-94页 |
4.3 纸本资源采购办法的修订 | 第94-99页 |
4.3.1 基于使用率的纸本资源采购 | 第94-95页 |
4.3.2 基于用户需求的复本补充模型 | 第95-99页 |
第五章 基于机器学习的图书编目流程优化研究 | 第99-127页 |
5.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书目自动分类研究 | 第99-117页 |
5.1.1 图书自动分类系统模型 | 第100-105页 |
5.1.2 基于关键词的书目自动分类 | 第105-113页 |
5.1.3 基于特征加权的书目自动分类 | 第113-116页 |
5.1.4 浅层次书目自动分类 | 第116-117页 |
5.2 基于条件随机场的书目自动标引研究 | 第117-127页 |
5.2.1 图书自动标引系统模型 | 第118-120页 |
5.2.2 图书自动标引实验分析 | 第120-127页 |
第六章 基于借阅行为分析的个性化服务 | 第127-157页 |
6.1 热门图书概要分析 | 第128-131页 |
6.1.1 整体热门图书分析 | 第128-129页 |
6.1.2 不同专业的热门图书分析 | 第129-131页 |
6.2 基于中图类号的图书关联分析 | 第131-140页 |
6.2.1 全体日志的关联分析 | 第131-135页 |
6.2.2 细化的关联分析 | 第135-137页 |
6.2.3 分专业的关联分析 | 第137-140页 |
6.3 读者专业、成绩与借阅习惯之间的关系分析 | 第140-155页 |
6.3.1 专业同借阅习惯的关联分析 | 第140-141页 |
6.3.2 学生成绩与借阅习惯之间的关系 | 第141-155页 |
6.4 个性化服务系统框架 | 第155-157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157-159页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7-158页 |
7.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第158-159页 |
参考文献 | 第159-168页 |
致谢 | 第168-169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69-1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