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词汇表 | 第7-8页 |
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3-18页 |
第一章 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方法研究 | 第18-38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8-20页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8-1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19页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19-20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0-24页 |
2.1 包被原(HupA-OVA)的合成与鉴定 | 第20-21页 |
2.2 纳米金的制备 | 第21页 |
2.3 酶和抗体双标记纳米金探针(IgG-Au-HRP)的制备 | 第21页 |
2.4 纳米金探针制备条件的优化 | 第21-22页 |
2.5 酶标纳米金探针法免疫分析步骤 | 第22-23页 |
2.6 免疫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23页 |
2.7 石杉碱甲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3-24页 |
2.8 样品测定 | 第2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4-36页 |
3.1 包被原( HupA-OVA)的鉴定 | 第24-26页 |
3.2 纳米金标记前后表征 | 第26-27页 |
3.3 制备酶标纳米金探针的条件优化 | 第27-30页 |
3.4 免疫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30-31页 |
3.5 石杉碱甲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31-33页 |
3.6 样品测定 | 第33-36页 |
4 讨论 | 第36-38页 |
4.1 酶标纳米金探针的制备 | 第36页 |
4.2 免疫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36-37页 |
4.3 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HupA含量的方法学考察 | 第37页 |
4.4 与国标法检测结果比较 | 第37-38页 |
第二章 磁珠和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方法研究 | 第38-50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8-39页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8-39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3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9-42页 |
2.1 磁珠探针的制备 | 第39-40页 |
2.2 酶和抗体双标记纳米金探针(IgG-Au-HRP)的制备 | 第40页 |
2.3 磁珠和酶标纳米金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免疫分析步骤 | 第40页 |
2.4 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第40-41页 |
2.5 基于磁珠和IgG-Au-HRP型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方法建立 | 第41页 |
2.6 样品测定 | 第41-4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3.1 磁珠探针的SEM鉴定 | 第42页 |
3.2 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第42-43页 |
3.3 磁珠和IgG-Au-HRP型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方法建立 | 第43-46页 |
3.4 样品测定 | 第46-48页 |
4 讨论 | 第48-50页 |
4.1 免疫分析条件优化 | 第48-49页 |
4.2 方法学考察 | 第49页 |
4.3 磁珠和IgG-Au-HRP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片剂中HupA的含量 | 第49-50页 |
第三章 磁珠和DNA-纳米金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方法研究 | 第50-5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0-51页 |
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0-51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1.3 主要溶液配制 | 第51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2.1 磁珠探针的制备 | 第51页 |
2.2 DNA-纳米金探针(IgG-Au-DNA-HRP)的制备 | 第51-52页 |
2.3 磁珠和IgG-Au-DNA-HRP型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免疫分析步骤 | 第52页 |
2.4 磁珠和IgG-Au-DNA-HRP型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方法建立 | 第52-53页 |
2.5 样品测定 | 第5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3.1 DNA-纳米金探针(IgG-Au-DNA-HRP)的表征 | 第53-54页 |
3.2 磁珠和IgG-Au-DNA-HRP型探针检测石杉碱甲的方法建立 | 第54-56页 |
3.3 样品测定 | 第56-57页 |
4 讨论 | 第57-59页 |
4.1 IgG-Au-DNA-HRP的制备 | 第57页 |
4.2 方法学考察 | 第57-58页 |
4.3 利用磁珠和IgG-Au-DNA-HRP探针检测蛇足石杉内生真菌发酵液中HupA的含量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文献综述 | 第66-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作者简历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