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其他金融组织论文

株洲市A开发投资公司融资风险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1.2 选题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页
        1.3.2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3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 论文可能的创新处与难点第17-18页
第2章 企业融资相关理论概述第18-23页
    2.1 融资及其方式第18-19页
        2.1.1 融资的概念第18页
        2.1.2 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第18-19页
    2.2 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与风险识别第19-20页
        2.2.1 企业融资的影响因素第19页
        2.2.2 企业融资的风险识别第19-20页
    2.3 企业融资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第20-23页
        2.3.1 权衡理论第20-21页
        2.3.2 风险管理理论第21-22页
        2.3.3 契约理论第22-23页
第3章 株洲市A开发投资公司融资风险现状第23-33页
    3.1 株洲市A开发投资公司概况第23-24页
        3.1.1 公司简介第23页
        3.1.2 公司的运营模式第23-24页
        3.1.3 公司的融资规模第24页
    3.2 问卷调查设计与实施第24-25页
        3.2.1 调查背景与目的第24页
        3.2.2 问卷的设计第24-25页
        3.2.3 调查的实施第25页
    3.3 株洲市A开发投资公司融资风险的表现第25-30页
        3.3.1 管理机制不健全第25-27页
        3.3.2 承险能力日趋脆弱第27页
        3.3.3 贷款风险日益加大第27-28页
        3.3.4 债务风险逐年攀升第28-29页
        3.3.5 贷款规模不断受限第29-30页
    3.4 株洲市A开发投资公司融资风险的成因第30-33页
        3.4.1 公司信用度不高第30-31页
        3.4.2 政府管控不力第31页
        3.4.3 债务监管不严第31-33页
第4章 株洲市A开发投资公司融资风险的实证分析第33-44页
    4.1 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目标与原则第33-34页
        4.1.1 构建的目标第33页
        4.1.2 构建的原则第33-34页
    4.2 融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筛选第34-38页
        4.2.1 评价指标的筛选第34-35页
        4.2.2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与确定第35-38页
    4.3 株洲市A开发投资公司融资风险的综合评价第38-44页
        4.3.1 内部管理风险评价第38-39页
        4.3.2 财务指标风险评价第39-41页
        资料来源:株洲市A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审计报告第41页
        4.3.3 根据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第41-44页
第5章 化解株洲市A开发投资公司融资风险的对策第44-50页
    5.1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第44-45页
        5.1.1 完善公司管理制度第44页
        5.1.2 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第44页
        5.1.3 建立市场化的经营管理制度第44-45页
    5.2 加强融资创新第45-46页
        5.2.1 积极进行专项建设基金融资第45页
        5.2.2 拓展债权融资第45页
        5.2.3 开展股权释放创新第45-46页
        5.2.4 重点推广项目融资第46页
        5.2.5 优化融资结构第46页
    5.3 加强偿债管理第46-48页
        5.3.1 加强债务收支计划管理第46-47页
        5.3.2 建立偿债准备金制度第47页
        5.3.3 化解存量债务债权第47-48页
    5.4 监管机制建设第48-49页
        5.4.1 多部门联动加强对地方政府开发投资公司的外部监管第48页
        5.4.2 坚决制止地方政府违规担保承诺行为第48页
        5.4.3 完善债务风险的跟踪监管第48-49页
    5.5 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第49-50页
        5.5.1 建立起重大投资的论证和风险评估机制第49页
        5.5.2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第49页
        5.5.3 完善投融资法律、规范发展机制第49-50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3页
    6.1 论文的结论第50-51页
    6.2 论文的局限性及展望第51-53页
        6.2.1 论文的局限性第51页
        6.2.2 展望第51-53页
附录第53-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北京市区县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下一篇:哲理类论说文的人际意义构建研究--以培根论说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