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技术改造、农业技术经济论文

建瓯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的农业信息化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绪论第12-21页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页
    1.2 相关文献综述第13-17页
        1.2.1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进展第15-16页
        1.2.3 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农业信息化研究进展第16-17页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7-21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3 技术路线第19-21页
2 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农业信息化的意义第21-26页
    2.1 产业融合促进信息化发展第21页
    2.2 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农业信息化的作用第21-23页
        2.2.1 农业信息化可优化农村产业空间布局第21-22页
        2.2.2 农业信息化可带动资源重组优化第22页
        2.2.3 农业信息化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第22页
        2.2.4 农业信息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第22-23页
    2.3 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的表现第23-26页
        2.3.1 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业信息化,实现网络链接第23页
        2.3.2 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第23-24页
        2.3.3 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多种功能的开发第24页
        2.3.4 农业信息化促进食品短链开发第24页
        2.3.5 农业信息化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第24-25页
        2.3.6 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新业态第25-26页
3 建瓯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农业信息化的基础和问题第26-33页
    3.1 建瓯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及问题第26-30页
        3.1.1 建瓯市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及问题第26-28页
        3.1.2 建瓯市农业信息化人才基础及问题第28-29页
        3.1.3 建瓯市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基础及问题第29-30页
        3.1.4 建瓯市农业信息化技术推广与应用现状及问题第30页
    3.2 建瓯市农村产业融合的基础和优势第30-31页
    3.3 建瓯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3.1 农业信息化基础比较薄弱第32页
        3.3.2 农业信息化人才缺乏第32页
        3.3.3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不完善第32页
        3.3.4 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缺乏第32-33页
4 建瓯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农业信息化实践与成效第33-41页
    4.1 建瓯市农业信息化建设实践第33-36页
        4.1.1 三网合一建设稳定高速的信息服务通道第33页
        4.1.2 整合资源建设市级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第33-35页
        4.1.3 合理布局建设广覆盖的基层信息服务体系第35-36页
        4.1.4 健全"互联网+"型农业利益联结机制第36页
    4.2 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成效第36-41页
        4.2.1 农业信息化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第36-37页
        4.2.2 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休闲观光农业价值链第37-39页
        4.2.3 以农村电子商务为抓手,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第39-41页
5 建瓯市农村产业融合进程中的加快发展农业信息化建议第41-46页
    5.1 建瓯市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第41-42页
    5.2 建瓯市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议第42-46页
        5.2.1 加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第42-43页
        5.2.2 重视人才培养,为农业信息化提供人才保障第43-44页
        5.2.3 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综合一体化平台第44-45页
        5.2.4 健全农业信息化法律法规,为农业信息化助力第45页
        5.2.5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第45-46页
6 总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户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下一篇:农产品电子商务风险分析--以福建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