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智慧城市构建中媒介融合的数据化协同研究--以建设“智慧南京”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1 绪论第12-33页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第12-17页
        1.1.1 研究缘起第12-14页
        1.1.2 研究意义第14-17页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7-19页
        1.2.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2.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第19-22页
        1.3.1 研究内容第19-20页
        1.3.2 创新点第20-22页
    1.4 相关研究内容述评第22-33页
        1.4.1 关于传播媒介与媒介融合第23-26页
        1.4.2 关于大数据与数据化协同第26-29页
        1.4.3 关于城市与智慧城市第29-33页
2 智慧城市场域中媒介融合的生产性形态第33-46页
    2.1 媒介融合的构成性特征第33-37页
        2.1.1 前信息时代城市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第33-35页
        2.1.2 信息时代城市与传播媒介的关系第35-37页
    2.2 媒介融合的技术性特征第37-41页
        2.2.1 媒介融合的技术内涵第37-39页
        2.2.2 景观城市中的虚拟与增强技术第39-41页
    2.3 媒介融合的社会性特征第41-46页
        2.3.1 城市媒介空间的建立第42-43页
        2.3.2 媒介化社会的形成第43-46页
3 媒介融合场域中数据化协同的技术性形态第46-62页
    3.1 数据化协同的构成性特征第46-52页
        3.1.1 传统媒体的技术性变革第46-49页
        3.1.2 新媒体的技术性演进第49-52页
    3.2 数据化协同的技术性特征第52-57页
        3.2.1 数据的收集与存储技术第52-55页
        3.2.2 数据的传输与分析技术第55-57页
    3.3 数据化协同的社会性特征第57-62页
        3.3.1 新思路与新方法的形成第57-58页
        3.3.2 新技术与新应用的出现第58-62页
4 数据化协同场域中智慧城市的传播性形态第62-77页
    4.1 智慧城市的构成性特征第62-67页
        4.1.1 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第62-64页
        4.1.2 开放融合的全面服务第64-67页
    4.2 智慧城市的技术性特征第67-72页
        4.2.1 传统产业的信息化改造第67-69页
        4.2.2 新兴信息产业的数据化创新第69-72页
    4.3 智慧城市的社会性特征第72-77页
        4.3.1 发展模式的阶段性形成第72-74页
        4.3.2 智慧项目的实际性应用第74-77页
5 结论与建议第77-81页
    5.1 结论第77-79页
    5.2 建议第79-81页
参考文献第81-85页
致谢第85-8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科研项目第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赋权视角下的移动新闻客户端用户评论行为研究--以网易新闻客户端为例
下一篇:中国伊斯兰文化新媒体传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