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1 盐碱土概述 | 第10-11页 |
1.1.1 全球及我国盐碱土的现状 | 第10页 |
1.1.2 江苏省盐碱土的现状 | 第10-11页 |
1.2 改良盐碱土的措施 | 第11-13页 |
1.3 NaCl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3-15页 |
1.3.1 NaCl胁迫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第13页 |
1.3.2 NaCl胁迫对植物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13-14页 |
1.3.3 NaCl胁迫对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14页 |
1.3.4 NaCl胁迫对植物渗透性物质的影响 | 第14页 |
1.3.5 NaCl胁迫对植物体内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4.1 水飞蓟简介 | 第15-16页 |
1.4.2 薄荷简介 | 第16页 |
1.4.3 薏苡简介 | 第16-17页 |
1.4.4 丹参简介 | 第17-18页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18-20页 |
第二章 NaCl胁迫对四种药用植物出苗率的影响 | 第20-26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2.1.1 供试材料 | 第20页 |
2.1.2 试验设计 | 第20-21页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1页 |
2.1.4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2.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2.2.1 基质的基本理化性质 | 第21-22页 |
2.2.2 NaCl胁迫对四种耐盐药用植物出苗率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3 NaCl处理后的基质的盐分变化 | 第23页 |
2.3 讨论 | 第23-26页 |
第三章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生长的影响 | 第26-38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6-28页 |
3.1.1 供试材料 | 第26页 |
3.1.2 实验设计 | 第26-27页 |
3.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7页 |
3.1.4 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28-35页 |
3.2.1 NaCl胁迫对水飞蓟和薄荷存活率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2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地上部分和地下部鲜重的影响 | 第29-32页 |
3.2.3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2-35页 |
3.3 讨论 | 第35-38页 |
3.3.1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生长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2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光合色素的影响 | 第36-38页 |
第四章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生理生化的影响 | 第38-60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8-39页 |
4.1.1 供试材料 | 第38页 |
4.1.2 实验设计 | 第38页 |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38-39页 |
4.1.4 数据处理 | 第39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39-57页 |
4.2.1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第39-42页 |
4.2.2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第42-44页 |
4.2.3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过氧化氢酶(CAT)的影响 | 第44-47页 |
4.2.4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丙二醛(MDA)的影响 | 第47-49页 |
4.2.5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可溶性蛋白的影响 | 第49-52页 |
4.2.6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脯氨酸(Pro)的影响 | 第52-54页 |
4.2.7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体内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54-57页 |
4.3 讨论 | 第57-60页 |
4.3.1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7页 |
4.3.2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渗透性物质的影响 | 第57-58页 |
4.3.3 NaCl胁迫对水飞蓟、薄荷体内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60-62页 |
5.1 全文结论 | 第60页 |
5.2 创新点 | 第60页 |
5.3 不足之处 | 第60-61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