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传统私家园林艺术特征与价值研究--以个园、何园、小盘谷、二分明月楼为例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3-15页 |
1.2.0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5-16页 |
1.3.1 历史文献的记述 | 第15页 |
1.3.2 国内的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6-17页 |
1.4.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第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特色及创新点 | 第17-18页 |
1.6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1.6.1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1.6.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扬州传统私家园林 | 第20-28页 |
2.1 发展历程 | 第20-23页 |
2.1.1 扬州私家园林的起源——晋代 | 第20页 |
2.1.2 扬州私家园林的发展——唐代至元代 | 第20页 |
2.1.3 扬州私家园林的复兴——明清时期 | 第20-22页 |
2.1.4 扬州私家园林的衰落——清末 | 第22-23页 |
2.2 扬州私家园林营造的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2.2.1 运河文化 | 第23页 |
2.2.2 盐商文化 | 第23-24页 |
2.2.3 扬州画派 | 第24页 |
2.2.4 扬州学派 | 第24-25页 |
2.3 扬州部分现存私家园林概览 | 第25-28页 |
第三章 扬州传统私家园林案例分析 | 第28-42页 |
3.1 个园 | 第28-32页 |
3.1.1 个园历史 | 第28页 |
3.1.2 个园概况 | 第28-30页 |
3.1.3 个园造园特色 | 第30-32页 |
3.2 何园 | 第32-36页 |
3.2.1 何园历史 | 第32页 |
3.2.2 何园概况 | 第32-33页 |
3.2.3 何园造园特色 | 第33-36页 |
3.3 小盘谷 | 第36-39页 |
3.3.1 小盘谷历史 | 第36-37页 |
3.3.2 小盘谷概况 | 第37-38页 |
3.3.3 小盘谷造园特色 | 第38-39页 |
3.4 二分明月楼 | 第39-42页 |
3.4.1 二分明月楼历史 | 第39页 |
3.4.2 二分明月楼概况及其造园特色 | 第39-42页 |
第四章 扬州传统私家园林艺术特征 | 第42-56页 |
4.1 建筑 | 第42-45页 |
4.1.1 建筑类型和布局 | 第42-43页 |
4.1.2 建筑尺度 | 第43-44页 |
4.1.3 建筑外观 | 第44-45页 |
4.2 叠山置石 | 第45-50页 |
4.2.1 石材的选择丰富 | 第45-46页 |
4.2.2 石材的特点鲜明 | 第46-47页 |
4.2.3 配置手法精妙 | 第47-49页 |
4.2.4 叠山技艺高超 | 第49-50页 |
4.3 理水 | 第50-52页 |
4.3.1 人工水体 | 第50页 |
4.3.2 旱园水作 | 第50-52页 |
4.4 植物 | 第52-53页 |
4.4.1 植物种类 | 第52页 |
4.4.2 配置方式 | 第52页 |
4.4.3 花木和盆景 | 第52-53页 |
4.5 门窗铺装 | 第53-56页 |
4.5.1 花窗洞门 | 第53-54页 |
4.5.2 园路铺装 | 第54-56页 |
第五章 扬州传统私家园林价值评价 | 第56-76页 |
5.1 评价方法 | 第56页 |
5.2 评价原则 | 第56页 |
5.3 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56-60页 |
5.3.1 扬州传统私家园林价值分析 | 第56-58页 |
5.3.2 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58-60页 |
5.4 权值的确定 | 第60-66页 |
5.4.1 判断矩阵的建立 | 第60-61页 |
5.4.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1-66页 |
5.5 调研对象的评分 | 第66-76页 |
5.5.1 调研对象选取原则 | 第66-67页 |
5.5.2 问卷调查与结果 | 第67-76页 |
第六章 扬州传统私家园林的保护 | 第76-82页 |
6.1 扬州私家园林的保护现状 | 第76页 |
6.2 扬州私家园林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76-78页 |
6.2.1 园林保护和城市发展需求的矛盾 | 第76-77页 |
6.2.2 园林保护开发不同步 | 第77页 |
6.2.3 园林保护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 第77页 |
6.2.4 园林价值体现不充分 | 第77-78页 |
6.3 扬州私家园林的保护开发原则 | 第78页 |
6.3.1 地域性原则 | 第78页 |
6.3.2 科学性原则 | 第78页 |
6.3.3 可持续原则 | 第78页 |
6.3.4 整体性原则 | 第78页 |
6.4 扬州私家园林开发保护的建议 | 第78-82页 |
6.4.1 全面保护,重点开发 | 第79页 |
6.4.2 完善法律体系,推行指定登录制度 | 第79页 |
6.4.3 加强公众宣传,规范景区管理 | 第79-80页 |
6.4.4 分析现状,分类保护 | 第80-82页 |
第七章 讨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90页 |
附录一 | 第90-96页 |
附录二 | 第96-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项目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