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2 多溴二苯醚的性质及生产使用 | 第9-12页 |
2.1 多溴二苯醚的理化性质 | 第9-11页 |
2.2 多溴二苯醚的生产及使用 | 第11-12页 |
3 多溴二苯醚的环境毒性 | 第12-13页 |
4 多溴二苯醚的处理方法 | 第13-16页 |
4.1 微生物降解法 | 第13-14页 |
4.2 光降解法 | 第14页 |
4.3 电化学降解法 | 第14-15页 |
4.4 零价金属及双金属系统还原法 | 第15-16页 |
5 多溴二苯醚的降解路径 | 第16-19页 |
6 土壤或沉积物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生态风险及其评价方法 | 第19-22页 |
6.1 商数法 | 第19页 |
6.2 ERL/ERM,TEL/PEL法 | 第19-20页 |
6.3 TEF法 | 第20-21页 |
6.4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 | 第21页 |
6.5 概率风险评价 | 第21-22页 |
6.6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22页 |
7 多介质环境模型的基本概念 | 第22-27页 |
7.1 质量平衡 | 第23页 |
7.2 逸度 | 第23-24页 |
7.3 模型重要参数 | 第24-25页 |
7.4 多介质环境模型的分类 | 第25-26页 |
7.5 多介质环境模型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8 实验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多溴二苯醚在废旧电器拆解区河流沉积物中的污染特征与生态风险 | 第29-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1.1 自然环境概况 | 第29页 |
1.2 区域固废拆解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1.3 样品采集 | 第30-31页 |
1.4 样品处理 | 第31页 |
1.5 样品分析 | 第31-32页 |
1.6 质量控制 | 第3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2-41页 |
2.1 沉积物中PBDEs的含量及分布 | 第32-34页 |
2.2 与其它地区沉积物中的PBDEs含量对比 | 第34-35页 |
2.3 PBDEs的同系物组成模式及来源分析 | 第35-37页 |
2.4 PBDEs蓄积量估算 | 第37-38页 |
2.5 沉积物中PBDEs的生态风险评估 | 第38-41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三章 多溴二苯醚在废旧电器拆解区多介质环境中的迁移及归趋 | 第43-52页 |
1 研究方法 | 第43-45页 |
1.1 模型框架 | 第43-44页 |
1.2 数据来源 | 第44-4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1页 |
2.1 模型验证 | 第45-46页 |
2.2 多溴二苯醚分布 | 第46-48页 |
2.3 多溴二苯醚在介质间的迁移 | 第48-50页 |
2.4 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50-51页 |
3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2-54页 |
1 结论 | 第52-53页 |
2 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