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 | 第13-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5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1.5.1 本文的创新 | 第18页 |
1.5.2 不足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综述与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现代农业的涵义和特点 | 第19-21页 |
2.1.1 现代农业的涵义 | 第19页 |
2.1.2 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 | 第19-20页 |
2.1.3 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 第20-21页 |
2.2 农村金融理论 | 第21-24页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21-22页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22页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 第22-23页 |
2.2.4 对三种代表性理论的简评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湖南现代农业发展以及金融支持:现状和问题 | 第24-34页 |
3.1 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24-26页 |
3.1.1 湖南省现代农业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3.1.2 湖南省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成效 | 第25-26页 |
3.2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 第26-32页 |
3.2.1 金融支农制度改革历程及启示 | 第26-28页 |
3.2.2 全国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 第28-29页 |
3.2.3 湖南省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 | 第29-32页 |
3.3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3.3.1 农村金融支持体系的功能不健全 | 第32页 |
3.3.2 金融服务效率低下 | 第32-33页 |
3.3.3 农业保险缺位,加剧了供给矛盾 | 第33页 |
3.3.4 缺乏有效的信用评价体系和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实证分析:以湖南为例 | 第34-46页 |
4.1 农村金融规模与农业增长、农民增收的相互关系 | 第34-41页 |
4.1.1 变量选取与模型选择 | 第34-35页 |
4.1.2 数据来源与计量结果分析 | 第35-41页 |
4.1.3 结论与启示 | 第41页 |
4.2 金融发展对农业增长的影响研究——基于帕加诺AK模型的分析 | 第41-46页 |
4.2.1 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 第42-44页 |
4.2.2 计量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4.2.3 结论分析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国外农业金融支持体系建设的经验 | 第46-52页 |
5.1 发达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 第46-49页 |
5.1.1 美国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 | 第46-47页 |
5.1.2 日本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 | 第47-48页 |
5.1.3 德国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 | 第48页 |
5.1.4 法国的农业金融支持体系 | 第48-49页 |
5.2 发展中国家农业金融支持的组织借鉴 | 第49-52页 |
5.2.1 孟加拉国的农村微型金融 | 第49-50页 |
5.2.2 泰国的农村合作银行 | 第50页 |
5.2.3 印度的国有商业银行 | 第50-52页 |
第六章 加强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52-57页 |
6.1 加强金融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 第52-53页 |
6.1.1 政策性金融创新 | 第52页 |
6.1.2 商业性金融创新 | 第52-53页 |
6.1.3 合作金融创新 | 第53页 |
6.1.4 完善担保体系 | 第53页 |
6.2 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 | 第53-55页 |
6.3 加强金融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配合 | 第55-56页 |
6.4 拓宽融资渠道增加金融供给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