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

启动刺激表征强度在负相容效应中的作用--来自操纵视觉拥挤强度的证据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1-21页
    1.1 经典负相容效应及其理论解释第11-18页
        1.1.1 经典负相容效应第11-12页
        1.1.2 负相容效应的理论解释第12-18页
    1.2 视觉拥挤效应及其神经机制第18-21页
        1.2.1 视觉拥挤效应第18-19页
        1.2.2 视觉拥挤效应的神经机制第19-21页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第21-25页
    2.1 问题提出第21-22页
    2.2 研究假设第22页
    2.3 研究意义第22-25页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第25-45页
    3.1 实验一第25-31页
        3.1.1 实验方法第25-27页
        3.1.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7-30页
        3.1.3 讨论第30-31页
        3.1.4 小结第31页
    3.2 实验二第31-37页
        3.2.1 实验方法第32-33页
        3.2.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6页
        3.2.3 讨论第36页
        3.2.4 小结第36-37页
    3.3 实验三第37-45页
        3.3.1 实验方法第37-39页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3页
        3.3.3 讨论第43页
        3.3.4 小结第43-45页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与结论第45-49页
    4.1 综合讨论第45-48页
        4.1.1 研究回顾第45-46页
        4.1.2 负相容效应的抑制机制第46-47页
        4.1.3 视觉拥挤效应的多阶段性第47页
        4.1.4 本研究与Boy等人(2008)的不同之处第47-48页
    4.2 结论第48页
    4.3 创新和不足之处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7页
致谢第57-5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工作记忆负荷对数字SNARC效应的影响
下一篇:社会比较情境下自恋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