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20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三、文献简评 | 第16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9页 |
一、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6-18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9-20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20-3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0-26页 |
一、中小投资者 | 第20-21页 |
二、中小投资者利益 | 第21-23页 |
三、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 | 第23-24页 |
四、证券投资基金 | 第24-26页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 | 第26-28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8-29页 |
三、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理论 | 第29-32页 |
第二章 基金持股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理论分析 | 第32-40页 |
第一节 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实现途径 | 第32-33页 |
第二节 证券投资基金持股偏好特点 | 第33-36页 |
一、偏好资产收益率高,波动性大的股票 | 第34页 |
二、偏好换手率大,流动性强的股票 | 第34-35页 |
三、偏好符合审慎原则特征的股票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基金持股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作用机理 | 第36-40页 |
一、监督和制约内部人行为 | 第36-38页 |
二、参与公司治理 | 第38-39页 |
三、影响市场和政府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衡量 | 第40-52页 |
第一节 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衡量内容 | 第40-44页 |
一、投资者知情权 | 第40-41页 |
二、股东对公司利益的平等享有权 | 第41-42页 |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 | 第42-43页 |
四、中小投资者投资回报 | 第43-44页 |
第二节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指数的计算方法 | 第44-49页 |
第三节 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指数的计算结果 | 第49-52页 |
第四章 基金持股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52-62页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第52-55页 |
一、研究假设 | 第52-53页 |
二、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53页 |
三、变量设计 | 第53-55页 |
四、多元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55页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第55-59页 |
一、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55-57页 |
二、回归结果分析 | 第57-59页 |
第三节 稳健性检验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62-70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62-64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64-68页 |
一、完善企业信息考评机制,加强基金信息披露监管 | 第64-65页 |
二、引导基金投资理念,开辟基金参与公司治理渠道 | 第65-66页 |
三、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减少基金参与公司治理障碍 | 第66-67页 |
四、健全基金管理法律法规,加大基金操纵市场行为惩罚力度 | 第67-68页 |
五、加强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投资者自我保护水平 | 第68页 |
第三节 不足和展望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个人简介 | 第80-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