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纳米载药材料 | 第10-11页 |
1.1.1 聚合物纳米载药材料 | 第10页 |
1.1.2 磁性纳米载药材料 | 第10-11页 |
1.1.3 碳纳米管载药材料 | 第11页 |
1.1.4 金纳米载药材料 | 第11页 |
1.2 埃洛石简介 | 第11-13页 |
1.2.1 埃洛石结构 | 第12-13页 |
1.2.2 埃洛石作为载体的机制 | 第13页 |
1.3 埃洛石的纯化与改性 | 第13-16页 |
1.3.1 热活化 | 第14页 |
1.3.2 酸活化 | 第14页 |
1.3.3 共混法 | 第14-15页 |
1.3.4 溶胶凝胶法 | 第15页 |
1.3.5 插层法 | 第15-16页 |
1.4 埃洛石纳米管的应用现状 | 第16-18页 |
1.4.1 吸附材料的应用 | 第16-17页 |
1.4.2 缓释材料的应用 | 第17页 |
1.4.3 催化载体及反应模板的应用 | 第17页 |
1.4.4 复合功能材料的应用 | 第17-18页 |
1.5 埃洛石对药物负载的方法 | 第18-21页 |
1.5.1 直接吸附法 | 第18页 |
1.5.2 复合包覆法 | 第18-20页 |
1.5.3 凝胶法 | 第20-21页 |
1.6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21-24页 |
1.6.1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21-22页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设备及方法 | 第24-33页 |
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4-26页 |
2.1.1 埃洛石 | 第24-25页 |
2.1.2 实验药品及试剂 | 第25-26页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第26-27页 |
2.3 测试和表征方法 | 第27-33页 |
2.3.1 白度 | 第27页 |
2.3.2 激光粒度分布 | 第27-28页 |
2.3.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 第28页 |
2.3.4 最大波长的确定 | 第28-29页 |
2.3.5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29-31页 |
2.3.6 载药率(吸附率/包封率) | 第31页 |
2.3.7 载药量 | 第31页 |
2.3.8 释放度 | 第31-32页 |
2.3.9 溶胀比 | 第32页 |
2.3.10 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 | 第32页 |
2.3.1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埃洛石的预处理对载药性能影响 | 第33-37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实验过程 | 第33-34页 |
3.2.1 埃洛石预处理 | 第33页 |
3.2.2 埃洛石纳米管对盐酸二甲双胍的载药 | 第33-34页 |
3.2.3 埃洛石改性 | 第34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4-36页 |
3.3.1 不同预处理对HNTs载药性能影响 | 第34-35页 |
3.3.2 HNTs的改性对MH的载药性能影响 | 第35-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四章 HNTs/SA/MH复合载药微球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7-52页 |
4.1 引言 | 第37-38页 |
4.2 实验过程 | 第38页 |
4.2.1 制备工艺条件对载药微球载药效果的影响 | 第38页 |
4.2.2 载药微球的pH敏感性缓释效果 | 第3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0页 |
4.3.1 温度对载药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4.3.2 海藻酸钠浓度对载药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3 埃洛石纳米管量对载药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 第41-43页 |
4.3.4 盐酸二甲双胍浓度对载药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4.3.5 氯化钙浓度对载药微球包封率的影响 | 第44-45页 |
4.3.6 载药微球在盐酸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释放度 | 第45-47页 |
4.3.7 载药微球在盐酸和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胀比 | 第47-48页 |
4.3.8 载药微球表面形貌分析 | 第48-49页 |
4.3.9 载药微球横切面形貌分析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五章 HNTs/IMC/HPMCP载药复合包覆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52-61页 |
5.1 引言 | 第52页 |
5.2 实验过程 | 第52-53页 |
5.2.1 HNTs/IMC/HPMCP复合载药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52-53页 |
5.2.2 缓释实验方法 | 第53页 |
5.2.3 释放度测定方法 | 第53页 |
5.2.4 红外表征方法 | 第53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3-60页 |
5.3.1 HNTs加入量影响 | 第53-55页 |
5.3.2 HPMCP加入量影响 | 第55-56页 |
5.3.3 IMC浓度影响 | 第56-57页 |
5.3.4 压片对HNTs/IMC/HPMCP释放过程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5 释放过程的pH敏感性研究 | 第58-59页 |
5.3.6 HNTs/IMC/HPMCP结构表征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创新点 | 第61-62页 |
6.3 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