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9页 |
1.1 植物R2R3-MYB转录因子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1.1 R2R3-MYB转录因子简介 | 第9-10页 |
1.1.2 拟南芥R2R3-MYB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0-11页 |
1.1.3 其它植物中R2R3-MYB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 植物R2R3-MYB转录因子调控类黄酮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简介 | 第12页 |
1.2.2 植物黄酮醇化合物代谢途径简介 | 第12-13页 |
1.2.3 R2R3-MYB参与调控植物类黄酮代谢途径 | 第13-15页 |
1.3 苦荞主要黄酮醇化合物芦丁 | 第15-17页 |
1.3.1 黄酮醇化合物化合物芦丁 | 第15-16页 |
1.3.2 苦荞芦丁提取和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1.3.3 原位黄酮染色 | 第1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7页 |
1.5 本研究的创新及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苦荞R2R3型MYB转录因子克隆 | 第19-3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9页 |
2.1.2 试剂、载体及菌种 | 第19页 |
2.1.3 引物序列 | 第19-20页 |
2.2 FtMYB基因克隆及测序 | 第20-23页 |
2.2.1 苦荞总RNA和DNA提取步骤 | 第20-21页 |
2.2.2 RT-PCR | 第21页 |
2.2.3 PCR扩增 | 第21页 |
2.2.4 凝胶电泳检测及PCR产物纯化 | 第21-22页 |
2.2.5 大肠杆菌菌种活化及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22页 |
2.2.6 克隆载体构建及转化 | 第22页 |
2.2.7 菌落PCR鉴定阳性重组子及测序 | 第22-23页 |
2.2.8 大肠杆菌质粒提取 | 第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3.1 苦荞RNA提取检测 | 第23-24页 |
2.3.2 苦荞FtMYB7/9扩增及T载体双酶切验证 | 第24-25页 |
2.3.3 苦荞FtMYB7/9基因序列特征、蛋白理化性质 | 第25-27页 |
2.3.4 苦荞FtMYB7/9转录因子系统进化树分析 | 第27-28页 |
2.4 讨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苦荞不同时期组织芦丁含量测定及表达分析 | 第30-39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3.1.1 植物材料 | 第30页 |
3.1.2 仪器与试剂 | 第30-31页 |
3.1.3 荧光定量引物序列 | 第31页 |
3.2 HPLC测定‘九江苦荞’不同时期组织芦丁含量 | 第31-32页 |
3.2.1 色谱条件 | 第31页 |
3.2.2 标准品配制及线性关系考察 | 第31-32页 |
3.2.3 供试样品芦丁萃取及测定 | 第32页 |
3.3 ‘九江苦荞’各时期组织关键基因荧光定量PCR | 第32-33页 |
3.3.1 ‘九江苦荞’各组织RNA提取及反转录 | 第32页 |
3.3.2 关键基因的荧光定量PCR | 第32-33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33-37页 |
3.4.1 标准品测定 | 第33-34页 |
3.4.2 芦丁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34页 |
3.4.3 ‘九江苦荞’不同生育期芦丁含量分析 | 第34-35页 |
3.4.4 ‘九江苦荞’不同生育期RNA提取质量检测 | 第35-36页 |
3.4.5 ‘九江苦荞’不同生育期的关键酶基因表达分析 | 第36-37页 |
3.5 讨论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苦荞FtMYB7/9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第39-52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39页 |
4.1.1 植物材料 | 第39页 |
4.1.2 载体及菌种 | 第39页 |
4.1.3 试剂及相关培养基 | 第39页 |
4.2 试验步骤 | 第39-45页 |
4.2.1 目的基因片段和过表达载体p8I121的富集及纯化 | 第39-41页 |
4.2.2 目的基因片段和pBI121质粒的双酶切及连接 | 第41-44页 |
4.2.3 植物过表达载体pBI121-35S:FtMYB7/9转化及验证 | 第44-45页 |
4.2.4 叶盘法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烟草 | 第45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4.3.1 pBI121-35S:FtMYB7/9重组质粒双酶切及PCR验证 | 第45-47页 |
4.3.2 转基因烟草的基因组和转录组水平分子验证 | 第47-49页 |
4.3.3 转基因杂交烟草分子验证 | 第49-50页 |
4.4 讨论 | 第50-52页 |
第五章 T_0代转基因烟草表达分析 | 第52-5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2-53页 |
5.1.1 植物材料及试剂 | 第52页 |
5.1.2 荧光定量引物序列 | 第52页 |
5.1.3 野生型烟草叶片农杆菌注射 | 第52-53页 |
5.1.4 转基因烟草芦丁含量测定 | 第53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53-57页 |
5.2.1 T_0转基因烟草RNA提取质量检测 | 第53-54页 |
5.2.2 T_0转基因烟草黄酮醇合成途径关键基因表达分析 | 第54-55页 |
5.2.3 野生型烟草叶片瞬时表达以及原位黄酮染色 | 第55-57页 |
5.3 讨论 | 第57-59页 |
全文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Abstract | 第66-67页 |
缩略词表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