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2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1-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3 论文结构 | 第17-19页 |
1.4 数据来源 | 第19页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1.5.1 人口老龄化 | 第19页 |
1.5.2 劳动力老龄化 | 第19-20页 |
1.5.3 农村人口老龄化 | 第20页 |
1.5.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 | 第20-21页 |
1.6 论文创新点以及不足 | 第21-22页 |
2 理论回顾和文献综述 | 第22-32页 |
2.1 理论回顾 | 第22-25页 |
2.1.1 人口转变理论 | 第22-23页 |
2.1.2 农业发展理论 | 第23页 |
2.1.3 拉文斯坦的推拉理论 | 第23页 |
2.1.4 刘易斯剩余劳动力理论 | 第23-24页 |
2.1.5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 | 第24页 |
2.1.6 乔根森模式 | 第24-25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25-32页 |
2.2.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研究 | 第25-27页 |
2.2.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成因研究 | 第27-28页 |
2.2.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 第28-30页 |
2.2.4 应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策略研究 | 第30页 |
2.2.5 简要评述 | 第30-32页 |
3 四川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 | 第32-51页 |
3.1 四川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现状 | 第32-43页 |
3.1.1 四川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32-35页 |
3.1.2 农业从业人员的情况 | 第35-38页 |
3.1.3 农业劳动力年龄分布 | 第38-39页 |
3.1.4 农业劳动力性别分布 | 第39-41页 |
3.1.5 农业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分布 | 第41-43页 |
3.1.6 四川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特点 | 第43页 |
3.2 四川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原因分析 | 第43-51页 |
3.2.1 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是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大背景 | 第44-45页 |
3.2.2 城乡发展不均以及惠农政策无法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劳动力转移 | 第45-47页 |
3.2.3 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 | 第47-50页 |
3.2.4 劳动观念与养老需求延长了老年人的劳动年限 | 第50-51页 |
4 四川省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 第51-69页 |
4.1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土地利用产生的影响 | 第52-53页 |
4.2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食品安全产生的影响 | 第53-57页 |
4.2.1 对化肥使用的影响 | 第53-55页 |
4.2.2 对农药、塑料薄膜使用的影响 | 第55-57页 |
4.3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粮食生产产生的影响 | 第57-60页 |
4.3.1 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2 对粮食生产品种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技术产生的影响 | 第60-64页 |
4.4.1 对农业技术传播产生的影响 | 第60-61页 |
4.4.2 对农业技术运用产生的影响 | 第61-64页 |
4.5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机械运用的影响 | 第64-69页 |
5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9-73页 |
5.1 基本结论 | 第69-70页 |
5.2 政策建议 | 第70-73页 |
5.2.1 推广农业机械化,加强农业社会服务体系 | 第70-71页 |
5.2.2 大力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培养现代农业的主力军 | 第71页 |
5.2.3 推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与规模化 | 第71-72页 |
5.2.4 积极促进土地流转,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体系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致谢 | 第76页 |